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标签:
365旅游杂谈 |
分类: 旅游 |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占地面积10463平方米,南邻中国国学中心,北邻中国科技馆,地下二层、地上六层,总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博物馆。

2021年5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实现外立面亮相,馆内陈列有艺术陶瓷、织锦、抽纱刺绣、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景泰蓝、金、银、铜摆件、泥人、内画壶、漆艺以及民族工艺和民间工艺品。

2022年2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仪式展出文物1298件。

2019年3月30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奠基;同年4月22日,该项目正式开工。2020年1月13日,举行地下结构封顶仪式;同年7月31日,举行主体结构封顶仪式。2021年5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实现外立面亮相。同年6月,“两馆”完成了建筑外立面及周边环境整治。

2022年2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仪式在北京市举行。

2022年6月29日早上下起了小雨,不能晨练了,便在网上预约,上午9点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南面是党史博物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占地面积10463平方米,南邻中国国学中心,北邻中国科技馆,地下二层、地上六层,总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设有互动体验展厅、临时展厅、非遗展陈区、工美展陈区等。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楼7层,建筑呈八角形对称格局,屋顶为米黄色琉璃瓦覆盖,外面由红色花岗岩和白色大理石组成,富有民族特色。内部为现代装修。主楼东侧为高18米的序厅,是整个展馆的共享空间。

展馆内有中央空调和自行发电设备、自动喷淋和1301气体消防设备以及自动报警、电视监视等保安装置。展厅均有恒温、恒湿设备。

“大国匠作”:该展览展出有“四大国宝”,分别是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这四件作品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八年。40多位工艺大师和数十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一起合作,原料之贵重,创作之精美,都堪称国家珍品。






























《白玉五行塔》:作品以新疆白玉雕刻而成。中央为七层八角形的主塔,四周有四座六角形的分塔,从主塔的第五层的四个飞檐,每个飞檐各有两根环环相扣的活动链条分别连接四周的四座分塔,共有八根链条,使中央的主塔和四角造型不同的四座分塔连为一体。塔群构成正方形,东南西北的四个正面各有两尊玉坐狮,玉狮之间又有一座玉制香炉,主塔和分塔之间,地面上又有走廊相接,与悬空的相接的八根链条相呼应。此作品取五代阴阳五行的学说而为名,制作精巧,历时两年之久,充分展示了玉器精细的镂雕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内四件大型翡翠珍品:山子岱岳奇观、花含香聚瑞、插屏四海欢腾、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则为国宝。

《四海腾欢》:所用原料重77公斤,呈扁长方形,最厚处为8厘米,但质地色泽很好,绿色多而密,晶莹而透亮。由于原料质地优良,四海腾欢极为难得,所以艺术家们将它设计为插屏,经过极其精密的测算,将扁长方形、厚仅8厘米的翡翠平均剖为4片,除去0.8厘米的损耗外,每片翡翠的厚度为1.8厘米,达到了最佳程度,充分表现了翡翠质地、色泽的美。

艺术家们将4片厚1.8厘米的翡翠采取左右对称的手法,拼合为一块大插屏,比原来的材料大了三倍,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翡翠晶莹透绿的质地美。在拼合后,整件作品不仅平整,而且在接缝处平直一致,严丝合缝。题材上,设计为矫健的九龙在云海中翻腾的场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精神。静中有动,具有强烈的动感。龙的形象吸收了历代龙的图案的精华,既有唐代苍劲有力的风格,又有清代丰满的优点,剔除了清代流传的臃肿、呆板的缺点,使之生动、活泼而传神。艺术家们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原料的天然色泽,在绿色部位设计为龙,以深浮雕的技法精心雕琢,突出绿翠;在白、粉白、浅青色等部位则设计为云彩、水波纹,以浅浮雕的技法雕琢而成,以衬托龙的主题和绿翠。

《群芳揽胜》:原料重87.6公斤,不仅体积小,而且是四块料里质地和色泽较差的一块,所以艺术家们巧妙地设计为提梁花篮,用提梁、活动链条的形式增加作品的高度,使作品提高将近一倍。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花卉的花朵、枝梗、叶子等可以比较自由地穿插,所以能去除不好的地方,保留并突出绿色、藕粉色,加工为花叶。另外,还采用了掏膛的手法,挖出花篮中颜色好的料,制作为提梁、链条和花叶,从而使深沉的暗青色玉料变薄透亮而呈浅绿色。

在布局上,艺术家们在色泽较好处设计为牡丹、菊花等,放在主要位置,突出翡翠的美,其次衬托以玉兰、月季、梅花等十多种花卉,相互交插,疏密有致,效果丰满,生动,花卉枝叶繁茂而富有生气。整件作品在设计、制作上克服了原料体积小、色泽差、裂纹和脏多的弊病,取得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岱岳奇观》:高88厘米,原料净重368公斤,采用了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手法,体现层层叠叠的树木、小桥,中景、远景则采用浅浮雕、阴刻等手法。它以世界上罕见的重368公斤的大翡翠加工而成,艺术家们根据原料呈等边三角形的特点,量料选题,即根据材料的形状、色泽、质地等特色来确定题材,设计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寓意深远。同时,因材施艺,随形就势,尽量保全珍贵的原料,占用边沿和棱角料,既保持翡翠体积大的优点,又使山脉峰峦起伏,错落有致。

在布局上,作者们经过三次上泰山写生、观察,在艺术上进行概括和集中,突出重点,以中天门为中心,集中表现十八盘、天街、玉皇顶等主要景观,舍弃一些次要的景观,使作品不致于成为表现真实景色的模型。在作品的正面,由于绿翠多而密,所以设计为泰山的阳面,雕刻以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树林,并以亭台楼阁、人物、鹤、鹿、羊(鹤、鹿、羊均寓意吉祥)、小桥、瀑布、溪流等作为近景,刻划入微,突出展现翡翠质地的精华及玉器制作。

中景的山峰没有过多的琢磨加工,充分表现翡翠质地的美。翡翠的阴面,呈深沉的油青色,所以艺术家们设计为泰山的阴面。在左上方,刻着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以铁线篆字体琢碾于其上,填以金色,风格古朴高雅。特别提及的是,在正面右上方的边缘有一块红棕色的翡,艺术家们利用这一难得的俏色,设计成一轮红日在山巅徐徐升起,隐现于云彩之中。

《含香聚瑞》:原料重274.4公斤,形似长方形,外形完整,绿翠多,材料质地优良,所以艺术家们将它设计为球形花熏,它不仅发挥了中国玉器艺术史上高难度的套料工艺,而且以料中套料,小料做大的手法,增加原料绿翠的面积。花熏由底足、中节、主身、盖、顶五部分组成,并以主身和盖组成的球体为中心,周围饰以圆雕的九龙。在盖、中节、底足的三个部分,以深浅浮雕的技法和开光的艺术形式,装饰传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案。

盖的周围除四个开光图案外,通体镂雕唐代传统的番草图案。整件作品在五个部分的组合上,底足和中节、中节和主身、盖和顶的结合都采用镙口相接的方法,达到镙纹角度精确,子母口密切配合,制作精细而准确。





























































前一篇: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