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针灸,究竟要记赘多少个」穴位?


那么,学习针灸真的那么难吗?学针灸,究竟要记住多少个穴位呢?
穴位只是治疗疾病的一个地标
有一种说法是:人身无处是穴,人身处处是穴。简单来说就是不用追求特定穴位,凡处皆有可能。而如何在治疗中选择正确的穴位?此时拥有正确思维理念便至关重要!
学习﹝元气针灸﹞,不需要去死记硬背穴位,不需要去追寻所谓的酸麻胀痛……学会构建自己的中医思维,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整体考察,从而明白为什么要扎每一根针,静心为患者扎好每一根针,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以此,元气针灸构建在“聆听生命诉求,达成人文关怀”的治疗准则上,指引我们通过症状去关注人体整体的状况,从而构建更为有效的治疗思路,选取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为为整个机体的有序运行疏通条件,创造基础。
选穴少,操作简单,是元气针灸非常重要的一大特点优势。所以,虽然人体有361个穴位(教材认定),但是实际使用的穴位并没有那么多。
2
没有中医基础学针灸,一样可以学得会,用得好
相信也有很多人在学习针灸之前会担心自己没有中医基础,害怕学不会,担心不会用、不敢用。但是正如刘长青导师所讲,我们的针灸只是我们对心中构建出的清晰治疗方案的演绎。当我们对心中的方案明晰,以“明理”而“存信”自然可以支撑“静心”而“持术”。这一点,无数仲圣师友皆亲身印证。
他们中有西医转中医、中医爱好者等一大批没有中医基础的师友群体,但因为来到仲圣平台跟随刘长青导师学习元气针灸后,开启了自己中医针灸新世界的大门!
河南张蕊医生:她坚持放弃医院里干了11年的“铁饭碗”,去开元气针灸馆!
参加完针灸课程以后,我的生活和工作也发生了一个急转弯,因为虽然我本身是针灸专业出身的,但一直在医院从事西医临床工作,有11年了。学习完元气针灸课程回去以后,我就开始做针灸治疗,一开始是抱着验证的态度,我就想试一试这种针法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就觉得这个事情不用去验证,因为它确确实实就是这样,只要拿来去做就行了。
在临床过程中,我对元气针灸感受最深的就是,它更注重对整体的辨证论治。其中,对于一般的颈肩腰腿痛,效果自是不用说了,还有就是肩甲缝疼痛,都可以一针搞定。小儿微针用的也非常多,我扎的基本都是同事还有朋友的孩子,效果都非常好。包括足跟痛,用元气针灸治疗,疗效也非常好。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足跟痛,平常穿鞋都要穿球鞋,因为穿普通的鞋,他的脚会疼。当时我就用刘师兄的针法,也是一次就给他治好了。还有一个病人是,扩张性心肌病,长年累月都属于走两步就喘,连抬胳膊伸手臂这些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做到。这个病人是自从我到医院开始上班就一直跟着我治疗,他每年就会犯病,而且每年都要住院输水,长期需要口服强心利尿的药物,每一次犯病还会留下后遗症,这次是因为眼睛视物不清来就诊。在他办理住院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给他输液,也没有打针,而且减掉他的利尿药。患者一共住了8天院,我就一直用刘师兄的针法给患者治疗,到患者出院的时候,他就可以拿着那个苍蝇拍电蚊子,这个动作对以前的他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然后,复查的尿酸等一系列临床的指标也都正常,现在患者就经常来我这儿扎扎针灸,做治疗。
随着临证愈久,我愈加体会到了元气针灸的能量。由此对中医疗法充满信心,更加坚定重拾中医针灸的信心,现在开办“元气针灸馆”,致力于用元气针灸帮助病人早日摆脱病痛!
江苏李艳君医生:开业一个月零五天,没发传单,不做宣传,却从来不缺患者?她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来仲圣平台参加了元气针灸讲座的学习之前,我是在医院上班,学习元气针灸后,我毅然决然从医院辞职,自己开了诊所。目前为止,我的诊所开诊时间有一个月零五天了,在这期间,我没有发过传单,没有做宣传,但是我是不缺患者的。我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口碑相传,一个患者好了,他就会带他的亲戚朋友来找我看病,甚至一个人带了几代人来找我看病。
曾经有些患者对我也是心存怀疑的。其中有一位患者,他因为对我不太相信,就一直在观望,当他的家人在我这里就诊痊愈,一次、两次、三次,最后他也来了。所以,只要疗效可靠,患者会相信我们的,我们也不会缺患者。
还有一个脑中风后遗症两年的患者,最初是在我诊所刚开业的时候,她和老公路过,进来咨询,当时她是坐在轮椅上的。当时我问诊了她的情况后,说你们可以来试试,后来他们就来了。治疗到第7天的时候,患者可以不用家人搀扶,自己站起来,而且可以自己走路,治疗一个疗程,10天之后,现在可以看到,她基本上可以每天自己在我们小区里拄着拐杖锻炼。看到患者开心,我也很开心,所以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一定会收获的。
一堂轻松入门、快速上手的针灸实战课程
注:针者,真也,可通天地之幽。
元气针灸《问道三十六病》精品讲座,由中医针灸临床实战家、仲圣平台针灸导师刘长青先生主讲。讲座内容以系统、实战、落地为主要特点,以求为大家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内容,让大家真正学到想要学到的东西,让中医针灸成为各位师友的强大临床助力,帮助大家走好、走顺自己的行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