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书画同源?

标签:
书画同源的理解书画同源的含义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 |
分类: 书画术语 |
书画同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书画同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的术语,“书画”二字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而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者的发展和生产是都是相辅相成的。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对“书画同源”更加强调。几千年的发展,宋元时期出现的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绘画历史中成就最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书画同源的出处是哪里?“书画同源”最早较系统地文献资料来自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第一卷叙画之源流》。张彦远从传说中来推断远古时代的‘书’和‘画’同为一体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汉字的起源就是象形文字。这是最早的“原初”之说,但是这个结论中的“书”指的是汉字并不是书法,只是对汉字和绘画关系的判断,并非书法和绘画关系的判断。
http://s3/small/007d0egXzy7mdh2Jqgi32&690 |
|
古先圣王受命应箓,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庖牺氏发于荥河中,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仓颉状焉。奎有芒角,下主辞章;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
http://s2/small/007d0egXzy7mdi5oq7Te1&690 |
|
子云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画之为说,亦心画也。上古莫非一世之英,乃悉为此,岂市井庸工所能晓? |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对“书画同源”更加强调。几千年的发展,宋元时期出现的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绘画历史中成就最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http://s7/mw690/007d0egXzy7mdj64QHc66&690 |
元代赵孟頫《秀石疏林图纸本》中所自题诗历来都被看作“书画同源”的代表。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
http://s8/small/007d0egXzy7mdi84L4317&690 |
|
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
http://s10/small/007d0egXzy7mdibB77z79&690 |
|
夫书画本出一源,盖画即六书之一,所谓象形者是也。 |
http://s15/small/007d0egXzy7mdig07a68e&690 |
|
画者,六书象形之一。 |
http://s11/small/007d0egXzy7mdikq7J87a&690 |
|
画虽一艺,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非深于契合者,不轻以此为酬酢也。 六书象形为首,乃绘画之滥觞。 |
http://s11/small/007d0egXzy7mdixVQSe3a&690 |
|
扬子云曰:“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斜正分焉。”画与书一源,亦心画也。握管者可不念乎?尝观古人之画而有所疑,及论其世乃敢自信为非过,因益信扬子之说为不诬。试即有元诸家论之:大痴为人坦易而洒落,故其画平淡而冲濡,在诸家最醇;……若王叔明未免贪荣附热,故其画近于躁;赵文敏大节不惜故书画皆妩媚而带俗气……《纪》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其是之谓乎? |
http://s11/small/007d0egXzy7mdioLvnQ4a&690 |
|
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 |
http://s5/small/007d0egXzy7mditkWB614&690 |
|
中国画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书画同源。写不好字,就谈不到中国画。中国画必须是以书法、以中国特有的笔法来表现的。……中国画以书法作为它的基础,就决定了笔墨问题,决定了章法问题,以至于各种各样的结构----也就是造型,都要随之而变异。这是一个规律,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
为什么说书画同源?对书画同源的‘源’字最初的理解是起源,在这之外还有书法和绘画之间的表现形式及笔墨运用。如果中国画离开了书法的用笔,那我们就很难把他归为中国画,书法中的用笔可以说是国画造型的语言,国画本身就有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中的线条、墨韵,到处都透露出了抽象之美,流露出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前一篇:什么是衰年变法?衰年变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