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参考书、面试经验
(2020-09-21 23:06:08)
标签:
参考书考研 |
目录
一、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
二、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复试范围
三、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复试历年真题解读
四、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复试答题技巧指导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参考书及热点预测
结合过去12年对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的总结和研究,育明考研大印老师发现,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面试当中,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
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育明教育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问题四:缺乏模式面试。很多考生一直在学校待着,很少经历过正式的面试,这就导致在考研复试中会非常紧张。进而影响复试的发挥。我们建议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模式面试,找到自己的问题,针对行的解决。模式面试也是育明复试课程中必备的一项。例如,2019年北外高翻一名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名,由于资料准备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多次模拟面试,复试成绩排名第一,最终成功上岸。
问题五:个人陈述冗繁。很多考生不知道个人陈述说什么,尤其是英文的个人陈述,啰啰嗦嗦的,该说的没有点到位,不该说的说了很多。一般而言,个人陈述是考研复试面试的第一个环节,很多高校要求用外语表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展示自己呢?根据育明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是凸显自己的独特优势、报考原因及研究兴趣即可。所以,不要轻视每一个复试的环节,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可以最终导致考研折戟沉沙。
问题六:没有联系导师。导师很关键,这个不用赘言。但是怎么联系导师呢?联系哪个导师呢?这是有讲究的,因为每个导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是不太相同的,所以必须找到与自己最为匹配的导师,这样能大大提升自己复试的成功率。此外,就是如何联系导师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学长学姐,或者通过育明教育辅导机构,都可以。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预测
结合过去12年对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的总结和研究,育明考研大印老师发现,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面试当中,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020-2021年MPA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真题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工作相关的问题,第二类是专业课相关的问题,第三类是时政热点相关的问题。以下是育明教育咨询师整理的部分华南理工大学MPA复试面试热点如下:
1. 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 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评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 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 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 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6. 住房相关问题。
7. 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 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 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10.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关问题。
11. 土地财政、税制改革等问题
12. 政府改革相关问题
13. 政府管理最新前沿理论
14.六稳六保
15.数字经济
16.数字政府
17.中等收入陷阱
18.双循环
19.精准扶贫
19.驻村第一书记
20.人口红利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重点及热点(部分)
考研笔记:
热点及解析:
共享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
解析:伴随着摩拜单车被收购,OFO处于破产边缘,我们要反思,共享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应该如何界定各自的边界呢?同时要密切记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寻租”等相关问题。
新媒体、互联网背景下政府面临的挑战
解析:信息化背景下,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政府应对互联网的挑战越来越捉襟见肘。此考点参考《公共管理学》(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
公务员选拔中的聘任制、公选制
解析:这点参考《公共管理学》(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
当前公务员存在的庸政懒政问题
解析:这点参考《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
党的领导与政府管理的关系
解析:这点参考《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第二章内容。
僵尸企业
解析:掌握僵尸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之。参考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教授的研究成果。
福利经济学与政府与市场关系
解析:这点参考《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中的公共经济一章。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
解析:掌握这一点的内容,并会运用。参考《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最后两章内容。
治理理论与管理主体多元化问题
解析:这点涉及公共经济主体多元化,核心理论是治理理论。掌握为什么要多元化,以及这些多元化主体的优势与劣势。参考《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
税制改革
解析:主要了解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体制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难点及趋势。
结合应急管理部的成立,谈谈如何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解析:凡是类似的题目,一定要有量,所谓有量,就是要有字数,一般要写到500字以上。此外,就是要有思路,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写。
公务员品德考核及伦伦失范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伦理这一章的内容,和当前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内容相关。
法治的内涵及如何构建法治政府。
解析: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未来政府改革的趋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省级及以下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鼓励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如何理解。
解析:本题是热点题目,也是开放题目,涉及到“府际关系”问题。这些新提法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并发挥各地各级政府的能动性。目前我国在经济、财政等方面的分权政策已经基本到位,而在行政体制方面的分权进程还需要加快。以往政府机构改革过分强调“职责同构”,即要求下级与上级在机构设置方面“上下一般粗”。这意味着上面设置什么机构,下面也要对应设置同样或类似的机构。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对口单位”,但却忽视了各地各级政府机构本身应有的特色和属性。与此同时,这也让各级政府的部门设置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并导致省市县政府部门只是各类中央政策的“二传手”,出现机构“悬空”和政策空转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和侧重点也差异较大。鉴于各地各级政府机构的本身属性和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机构,是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政府组织结构的关键所在。目前,许多省份都探索试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将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予以合并,并通过合署办公等方式精简人员和强化协同。但是,地方机构改革面临的挑战是,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的机构无法同上级部门一一对应,往往出现一个下级部门向多个上级部门报告的情况。打通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充分肯定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灵活性,将可以大大释放机构改革的正能量。与此同时,未来也需要关注在上下级政府部门不对应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互动和协同,避免“一对多”的组织沟通遇到梗阻。
考研经验:
一、英语
说实话,我的英语底子挺差的,英语四级擦边过,六级还是去年12月份才过的,可以说差的没谁了。但这并不决定了考研英语的最终成绩。关于英语的话,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单词背熟,二是句子理顺,才能阅读做好。三是作文背熟,多写多练
1.关于单词:单词的准备越早越好,而且一旦开始就不要停。基础差的我推荐《恋恋有词》,版面简洁,每一单元都有单词汇总,方便查漏补缺,个人建议配套的朱伟视频闲的时候可以看,没必要刻意留时间去看这个视频。基础好点的推荐新东方绿皮书或者红宝书,这两本书都比较大,建议每单元撕开装订会方便一点(室友用的就是这个,一本书撕的七零八落了)。刚开始背第一遍可能会忘的快,但要反复记忆,我是第一天背一单元,第二天背第二单元,再重复前面的。就这样循环往复,差不多背了20多遍。
2.关于阅读
阅读的话,我做了两件事,首先,我把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的配套视频看了三遍,又把书上的句子分析了两遍。个人建议视频要看到你懂了为止。其他的何凯文相关视频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把每个句子弄懂吃透,阅读才能打下牢固基础。其次是做真题阅读,像一些仿真模拟训练是没有太大必要的,真题就是最好的资料。我是从6月份开始做的,做了05到15年的,剩下的三年留到最后一个月模拟来用,第一遍细做:每天两篇阅读,先做一遍直接选答案,然后再逐字翻译写下来,再选一遍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把不会的单词划下来,记在小本本上,重复背。第三遍对着答案看自己的翻译有没有问题,修改一下,做好记录。第一遍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开始第二遍第三遍,总共做了四遍吧。英语最重要的是找关键句,推荐唐迟阅读视频。
3.关于作文
由于生病了一个多月,那个时候再加上换书了,搞的的措手不及,(ps:我8月和9月初都在生病基本没看过书,所以温馨提醒保重身体啊)11月差不多才开始背的作文,时间不太够就只背没有默写,希望各位留足时间准备充分一些。我当时背了道长的20篇真题作文,但后来由于我闺蜜是考法硕的,她买了课,就和我分享了英语作文课。据说主讲人是位阅卷老师,视频两个多小时,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由于本人英语不太好,就把他课堂总结的背了,感觉思路挺清晰的,考试的时候直接用的这个,没用之前背的20篇。(感觉应该是有用的吧,因为我新题型全错了最后还考了67)
二、政治
政治我是从七月底开始的,真正开始时间是从九月份(前面说了,中间一段时间我生病了),建议开始早点,7月就可以准备了,不要等到9月,太晚了。推荐徐涛视频,有逻辑还逗比。(ps:可以下了喜马拉雅app,走路的时候也可以听听课)练习辅助用1000题,要多做几遍(我做了三遍,前两次遍地撒网,所有题目都做,答案都写在专门的本子上,错的题目在书上圈出题号,第三遍只做前两次错的题目,在书上写就可以了)。刚开始要理解记忆,后期背熟选择题我用的是疾风劲草,大题肯定跟着肖爷爷了,后期做做肖八,最后背背肖四就行了,觉得自己时间充足可以背肖八,根据个人情况吧。(大题背诵,没必要买其他的就跟着肖爷爷准没错,我当时还买了徐涛的20题,最后翻都没翻开过,还浪费钱)。切记切记做完的题不是非常肯定的话,一定不要改,我当时就是改了五六个,才考那么差的,平时模拟选择基本都是40分,后悔当时手贱呐。
三、专业课
华工9月底换的书,而且是大换血,不过行管和西说史补充一下就行了,但时间仓促啊,三个月要背那么几本也是够忙的了
专一(行政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史)
1.行政管理学。这一科我就是拿着圣才直接背的,一开始把书先看了两遍,了解大致内容,就开背了,背了五六遍就开始画框架图,照着框架图背,后来换书了,我就把新书上的内容整理出来,结合着圣才一起背。在暑假复习的时候,我把历年真题都列了个坐标图,最后一个月在全都背熟又根据我的图来背我所谓的“重点”(也可以说是在押题吧,除了第三版的内容,基本我都压中了)需要提醒的是第三版一定不能丢下,虽然已经更新到第六版了,但第三版的内容依然在考,我就偷懒想着都到第六版了就可以把第三版放下了,结果简答十分没有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开始答题前问监考老师能不能附加纸,我在的考场不能加纸,但问的晚了,简答写完了才想起来问,后面的论述写的和简答差不多,11页才凑合够用。(我猜这应该是我题目压中了但分不高的原因吧)
2.西方行政学说史。
我也是直接背的圣才,但觉得有些啰嗦,又整理了一遍,按照整理的背的,后期又搞了个极简版,直接按着那个背的。(温馨提醒这二十几个人真的不好背)
专二(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调查研究)
1.马工程的西经(微观+宏观两本书)
相对于之前的会更容易理解一点,多看两遍书,然后我就自己整理的笔记开背了,一定要把每个知识点搞懂再背会省力一点,课后习题最好自己独自做完。
2.政治学
我也是看了两遍,整理了笔记背的,就开背了,同时结合了历年真题和课后习题重点背了一下
3.管理学
没有买到资料书,就把那本书看几遍,然后背几遍。找了一沓A4纸把关键词整理了写在上面,然后再看着关键词背
4.社会调查研究,
这本书是歪果仁写的,参考书目刚出来的时候咨询了一下本科老师,建议是要出名词简答论述的不容易,可以放弃那本书了(我当时是时间比较紧才放弃的,现在大家的时间应该还算充裕,可以看看的),因为本科期间学过风笑天的社会调查研究,就把之前课件笔记看了一下。
四、总结
选择了行管就要做好一直背书的打算,不停背才能不断熟悉,刚开始会觉得背的都记不住,但一定要坚持。同时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背书方式。我一开始是按照学长的方法来的。几门课交叉进行,后来感觉效果不大,我就一本背完再背另一本,等到我熟悉了书本内容之后又重新交叉背。防止背了一本忘记另一本。此外,也可以把课本内容录在手机里,走路的时候边听边背,睡觉前选几个当天背的听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