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华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及复试面试经验
(2020-03-18 10:59:07)
标签:
参考书考研考验真题 |
北外教授、北大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
2020年2月11日
2020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
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相关MPA复试课程可以在“腾讯课堂”中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观看相关课程。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育明教育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对于我们初试一对一的学员,我们都是建议初试后就开始备考复试。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问题四:缺乏模式面试。很多考生一直在学校待着,很少经历过正式的面试,这就导致在考研复试中会非常紧张。进而影响复试的发挥。我们建议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模式面试,找到自己的问题,针对行的解决。模式面试也是育明复试课程中必备的一项。例如,2019年北外高翻一名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名,由于资料准备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多次模拟面试,复试成绩排名第一,最终成功上岸。育明教育的复试课程有9800-18800(保过)及调剂班次,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登陆官网或者
问题五:个人陈述冗繁。很多考生不知道个人陈述说什么,尤其是英文的个人陈述,啰啰嗦嗦的,该说的没有点到位,不该说的说了很多。一般而言,个人陈述是考研复试面试的第一个环节,很多高校要求用外语表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展示自己呢?根据育明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是凸显自己的独特优势、报考原因及研究兴趣即可。所以,不要轻视每一个复试的环节,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可以最终导致考研折戟沉沙。
问题六:没有联系导师。导师很关键,这个不用赘言。但是怎么联系导师呢?联系哪个导师呢?这是有讲究的,因为每个导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是不太相同的,所以必须找到与自己最为匹配的导师,这样能大大提升自己复试的成功率。此外,就是如何联系导师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学长学姐,或者通过育明教育辅导机构,都可以。
2020年清华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信息及面试经验
复试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面试及思想政治笔试
(1)思想政治理论笔试
•所有参加考后复试的考生必须参加政治笔试。笔试成绩不计入面试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两类,笔试成绩不合格,后续面试成绩无效。题型为1-2道时事政治及案例阅读简答题,无范围,无推荐书目。
(2)综合素质面试
•时间安排: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为25分钟(含进考场前阅读面试资料5分钟)。
•面试形式:3分钟个人陈述,考生介绍自身情况;剩余时间回答随机抽选的公共政策与管理案例分析试题,并回答评委会其他提问。
评委会主要侧重对考生综合能力进行考察,重点考量考生的分析思路、表达逻辑性、领导力潜质、对工作经验的反思及认知程度及临场应变能力等。
•请考生在预定的本人面试时间前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
•建议每位考生携带身份证、全国联考准考证和5份个人自述或简历,在面试时提交评审老师查验和参考。
•个人面试结束后,请及时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外逗留。
•面试中不包括英语测试。
七、复试真题
考研经验:
关于笔试
笔试包括英语(满分100)+综合(满分200)=300分,英语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5篇(包括一篇新题型)+大小写作各一篇,综合包括数学+逻辑+有效性分析+大作文。参考书推荐机工出版社的教材四本(如果时间来得及建议细细看)+随便什么出版社的历年真题+张剑考研阅读理解150篇(黄皮,依然是如果时间来得及)+张剑考研作文黄皮书,我还买了逻辑和数学模拟题集,这个就不做推荐了,因为模拟题其实感觉效果都差不多,我看有很多人推荐陈剑的《高分指南》,大家可以试试买来做做。
我开始复习的比较早,大概是从2016年初就开始了,复习了有大半年,所以这些书我都一点一点看过去,真题做了两遍,所以还算扎实。其实刚一开始复习,完全没头脑,所以我的方法是,先做一套完整的试题,严卡时间,包括写作也要写,这个大概要抽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然后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再下手复习。教材是一定要看的,里面会对一些关键题型有方法总结,特别是数学和逻辑,不看教材很多题你是没办法做的。
数学一共25题,主要是考了一些高中难度的题,像工程计算、排列组合、数列等等,很多都是要背公式的,毕竟工作这么久了,难免会有遗忘,所以建议抽出一整个月的时间把数学教材从头到尾扎扎实实看过去,关键题型和公式可以拿个本本记一下,方便以后做题的时候查。数学需要多做题,题型基本就那么些,但是变化形式多,熟能生巧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逻辑主要有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综合分析,逻辑非常考验耐性,有些长的题目就要五六行,选项加起来又有七八行,光是题看过去就脑仁儿疼,所以一定要集中精力、边读题边划出关键词,像有些题会涉及到“支持上述论述”、“不支持上述论述”等等,别搞混了。这个逻辑跟公考的逻辑题有点像,难度稍微大一些,建议教材可以挑关键点看,多做题才是王道,要多做题、多反思,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和节奏,我当时每天都会坚持做五十到七十五道逻辑题,答题正确率和速度也是在做题中练出来的。最后,强调一下速度,做逻辑特别是刚开始,会占掉答题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后面的写作就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构思了,所以这一趴一定要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把速度提高起来。
有效性分析其实就是一道“找错题”,给你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那样的逻辑性错误,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错误挨个挑出来,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清楚。建议这部分在做题的时候,每遇到一个错误,就用笔划出来,标一下,这样不会有遗漏。而且需要提醒的是,切忌眼高手低,一定要写,不要看看觉得差不多就过去了,白搭。但是,值得高兴的是,这一部分的逻辑性错误都错的很明显,换句话说,这一趴很简单,只要你认真看,认真写,就没什么问题。这一类题,我一周大概只会练三篇,就差不多够了。
写作,就不用多说了吧,公考上来的孩子们,这一部分你们都不陌生,写篇策论吧,洋洋洒洒八百字,很快就OK了,这部分就日常积累吧,开始我没练,从进入十月份开始,每周写一篇。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写、一定要写、一定要写,重要事情说到第四遍了,一定要真正落到纸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品读总结,才能积累经验,或者可以让别人帮你评判一下,蛮有效果的。
英语,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啦,首先就是单词部分,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手机APP软件叫考研帮,里面有专门背单词的部分,定好计划,每天完成任务,每天最后还会有一个小测试,非常非常好用,能很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那时候我是利用一切时间拿出来背几个,像等红绿灯的时间我都没有放过哈哈,这个不安全就不要效仿了吧,就是那个意思,单词一定要反反复复一遍一遍的背,我一直到最后考试的早上都在随手刷单词,保持熟练度。第一遍单词背过去,就可以开始做阅读理解了,我是先做的真题,然后做了张剑考研阅读理解150篇,又返回来重新做的真题。因为真题是真的最好用的,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把那些背单词的时候遗落的不会的单词补充进来,做好积累。所谓的新题型类阅读,有好几种题型,比如给你一篇文章,每段开头一道空格,最后让你从选项中分别选出适合总结这些段意的一句话,或者说是选出一个小标题,就是类似这种阅读理解的变形吧。关于写作,小写作一般是一封信或者一篇讲话之类的,我推荐的那个张剑考研作文黄皮书,很小一本,却涵盖了各种主题、各种题型,完全够用,里面的模板背一背,好的句子背一背,轻轻松松拿到分,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很高,也可以自己写啦,自己研发一些好用的句式,到时候拿过来就能用。写作这一部分我是进了十一月份开始,用两个月每天早起一个半小时突击的。
最后强调一点,真题是很宝贵的资源,也是最有效的练习资料,一定要根据你自己的学习模式好好利用,建议不要做散了,最好是一套一套的来,分科目复习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做一套,检验一下这一阶段的成果,做完以后一定要一道题一道题的扣过去,一定要做好总结。
关于面试
清华大学的面试分两种:考前面试和考后面试。考前面试需要提报两封领导推荐信+一篇无比出色的自我介绍+相关资料(证书复印件、事迹报道复印件之类的支撑材料),然后根据材料筛选出一批人去参加考前面试。这一部分我卡在了递交材料筛选这一环节,所以没有参加过考前面,据说内容跟考后面试是一样的,在我入学以后见到了那些能有资格参加考前面的大神,才发现大神就是大神,有团省委副书记、省电视台记者、省检察院的、省委办公厅的等等吧,还有好几位处级领导,总之,都是些很牛掰的人物,像我这种来自基层的小罗罗,如果不是经历非常出彩,就不太有机会参加考前面。通过考前面试的同学,会获取预录取资格,只需要在笔试环节达到国家线就可以了,一般会比学校线低二十分到三十分。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差一点获得预录取资格,获取的是预录取递补名额,就是前面那些预录取资格的人笔试成绩没有达到国家线,这些递补名额达到国家线的就可以顶上去。参加考前面试的人,笔试成绩过了,考试环节就算完成了,安心等体检就可以了。
考后面试其实是分两个环节:15min的政治笔试题+30min的面试环节。我参加的是考后面试,笔试成绩和学校分数线发放之后很快就会组织面试,政治笔试环节就几道基础性的政治选择题,外加一道政治分析大题,这个环节只要你又红又专,一般不会有问题。紧接着是面试环节,会随机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五位考官,其中一位是主考官。分三个环节,一个是五分钟的自我介绍,一定不要超时,把你的亮点和精华说出来;第二个环节是一道社会热点分析题,这道题目会在进入面试考场前提前一分钟在场外抽取,会给你一张白纸写下关键词或者思路,进场的时候可以带进去帮助答题;第三环节就是每一位考官提问。我抽到的题目我记得大约是关于京津冀一体化方面的题目,具体真记不太请了,我自己感觉真的答的很一般,但是逻辑是清晰的,第一个老师在我回答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道题,依然是在那道题目基础上的,大概是我回答的没什么亮点哈哈,所以后面的考官都是问的我工作。因为我做过两年大学生村官,考官们对这种基层工作非常感兴趣,给他们讲了工作里的一些趣事,可以说面试越往后越轻松吧。需要注意的是,考场里会坐着一位学生,是做记录和控制时间的,他会提醒你不要超时。清华大学的面试环节时间卡的非常严格,多一秒也不会给你的。
2020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参考书及热点预测
结合过去五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的总结和研究,育明考研大印老师发现,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面试当中,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020-2021年MPA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真题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工作相关的问题,第二类是专业课相关的问题,第三类是时政热点相关的问题。具体的复试课程可以在“腾讯课程”中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里面有MPA复试课程。
以下是育明教育咨询师整理的部分MPA复试面试热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