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要不要起诉?----阿德勒心理学告诉你

标签:
法律心理学更好的自己律师读书实践 |
很多人来咨询律师,大都会问这样一句话,我到底要不要起诉?
一般来说,我的回答都是,是否起诉由您自己决定,我所能做的是在诉讼中最大程度维护合法权益。
很多人是不满意的,这话就一车轱辘话,没有给出直接答案。
如果你读过阿德勒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你会知道一个神奇的思维模式,即课题分离,每个人要分清自己与他人的责任边界,即"这是谁的课题"。判断标准很简单:最终后果由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 课题分离:是否通过法院起诉是当事人的人生课题,律师能否在诉讼中维护你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律师的课题。
起诉,你是一个勇敢强大的人,
不起诉,你是一个淡泊平和的人。
又有人问,好友借钱后迟迟不还,你起诉怕伤感情,不起诉自己憋屈。
→
课题分离:起诉要钱是你的人生课题(维护自身权益);对方是否生气、如何评价你是他的课题(他需对自己的信誉负责)。
一般人会继续问,起诉是否一定能要回钱?
→ 课题分离:提出合理合法诉求是你的人生课题(「能否守信、能否给与尊重?」);对方的态度、是否守信配合是对方的课题。)
人生的自由,从分清这事得我做主和尊重他人命运的开始。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语,即随本心。
前一篇:包养中介合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