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在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时,混淆了理论上和统计上的潜变量。例如,满意度在理论上是潜变量,因其不可直接观测。在具体问卷中,满意度由S1-S5
五个题目测量。但是,在统计上,满意度这个变量就不一定是潜变量了。统计上的潜变量和显变量区分很简单,凡是直接使用原始数据的某一列变量的,这一变量就是显变量。例如,如果我们计算出S1-S5五个题目的总分或均分,得到一列数据,变量名为“满意度”,如果统计软件中我们直接用这一列的数据来分析,此时的满意度就是显变量。但如果我们用满意度的题目来构建潜变量满意度,或者用满意度的总分构建单测量指标潜变量,那么这个满意度就是潜变量。
因此,一个理论上是潜变量的变量,在统计上可以是潜变量也可以是显变量。通常,我们在做数据分析或结构方程建模时,我们所说的潜变量指的就是统计上的潜变量,而不是理论上的潜变量。分清楚理论上和统计上的变量类型很重要,例如当我们做调节效应分析时,虽然很多变量是理论上的潜变量,但在用软件建模时,绝大多数的研究使用的是显变量调节。不过,近几年潜变量调节的应用也逐渐发展,只是潜变量调节对于样本量、拟合度、软件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欲学习了解更多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应用知识,敬请关注咸菜老师博客关于暑假、寒假的结构方程模型培训班通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