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况:读书笔记
(2022-07-07 09:05:12)分类: 小语学带:学习任务 |
读《唤醒教育:为孩子人生奠基》一文有感 --《中国教师报》2022年04月27日
(续前页)
四、做一个有慧心的班主任
教育需要智慧。这智慧来自班主任的专业敏感、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和专业精神。
1.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人说:再多的言语教育,都比不上榜样的力量。早来晚走是我的工作常态。每天早上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班级卫生责任区,观察、指导孩子们劳动。然后来到教室和另外一些孩子打扫卫生、摆课桌、浇花。做完这些,就领着孩子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我都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啦啦操赛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学跳;板报比赛我和孩子们一起出谋划策;“最美教室”评比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张贴;接力赛比赛我和孩子一起呐喊助威……一起出操,一起跑步……投入时间,躬行示范,陪伴孩子成长。
2.文化是最重要的追求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班级内所有或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态度、理念和价值观的复合体。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前者是显性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班级中的墙报、板报,手抄报、班级公约、名人名言、植物角、图书角,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后者为隐性文化,比如:我给孩子们创立了班级口号:每天多一点努力,就会多一点收获,并将口号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位置;每天带孩子们晨读《千字文》,让经典浸润童心;图书角有从校图书馆中借来的各类书籍供孩子课下随时阅读;定期开展班级共读活动,目前我们正在共读《青铜葵花》。此外,我还注重对班干的培养,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3.活动是最有力的抓手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深刻。我们班除了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还会在周末开展劳动实践,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感恩回馈活动,结合“双减”录制分享视频等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提升了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合作,在活动中磨练了意志品格,在活动中感悟了传统文化……
4.激励是最有效的手段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总愿意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比如:我们班每天放学举班牌的孩子不是固定的,而是那个上下午表现最好的孩子;我在教室电脑里下载了班级优化大师,根据孩子们在课堂、课间、课后纪律、读书、做好人好事方面的表现,以奖励小星星的方式予以肯定,并根据累积的小星星个数适当予以物质奖励;学生的作文写得好,我除了当众朗读,在微信朋友圈和班级群分享,还积极向报刊投稿,一经发表,便张贴在教室荣誉栏。几年前,我任教的一个班级,两年之内竟有15篇习作在省级报刊上发表。
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他们的潜能一旦被激发,结果一定是让你欣喜的。
5.沟通是最走心的方式
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们的性格各异,要想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与他们的沟通技巧。首先,尊重是前提。平时,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发微信,我都比较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尽量做到客气、谦虚,不摆班主任的架子,不盛气凌人。其次,理解万岁。每次在微信群里给家长布置诸如完成安全教育平台一类的学习任务时,考虑到一些家长确实因工作忙碌完成不了时,我也会代劳。第三、尽可能地少麻烦家长。我自己能独立处理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能打电话解决的绝不喊家长到跟前来。四是尽可能地让家长知道你是在用行动关爱着他们的孩子。孩子在班上出现头疼脑热的情况,我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并采取措施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缺点时不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我想: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真诚的人。前年我休产假返校,因为考虑接班老师已经接手上课,学校便将我重新安排教一个一年级的班。得知我返校上班的消息,有一天,原先班级中竟有几十名家长自发聚集到校门口,请求学校继续让我担任原班级班主任。我受宠若惊,接下来,唯有更努力地工作,才对得起家长们对我的信任。
前一篇:学习情况:读书笔记
后一篇:示范引领:教师培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