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8-12-01 07:25:30)《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安民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改的深入,本课题的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直接途径。希望我校教师能通过此课题研究,逐渐养成用反思的意识和科研的习惯对待教育教学,能自觉地将问题上升为课题,又用课题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
孔子的"各因其材"教学,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能够以人为本,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天然的不足,能够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事可做,有目标可循,有发展的果子可摘。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注重学情,改变传统的同步教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的学,老师科学的教。
2.互帮互学。分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通过课堂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互帮互学。促使学生从低层向高层攀登,然后再进行动态分层,让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功。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动态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到最小程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样的教学条件下,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
首先让学生了解这种教法,喜欢这种教 让这种教法深入人心。
面向全体学生,摸底铺排,在充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展望自己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此课题发研究,帮孩子树立更高的目标。
教师对学生合理搭配,为小组讨论作准备。
五、探究研究方法
1、提倡课前预习;指导孩子们预习,也可以给出它们预习的内容,目标和要求等。
2、“小老师”体验法:让孩子扮演老师的角色。
3、积极思考法;孩子在小组内讨论,发表小组协作精神。
4、强调记笔记的好习惯;记笔记是学习的帮手,有利于孩子们课后巩固与复习。
5、利用图画等信息帮助孩子们理解主题;
6、联想记忆法;发展思维。
7、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8、纠错本随时检查;让孩子们记下平时出错的知识点,随时看看 ,以便后边纠正。
六、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18.5——2018.6)
1、走访有经验老师和英语教研组,给自己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
3、理清思路,希望得到校内同仁们的支持。
4、能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借鉴前人之成果,吸取精华为我用。
5、搜集和整理关于课题的理论及实践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施阶段(2018.6——2018.9)
1、根据自己课题的特点,在自己所带2个班摸索。
2、记录自己的课堂情况、随时小结、随时改进。
3、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向英语老师学习、多听课,还要多听他们的意见。
4、网上观看视频,查阅资料。
5、自己要分月份总结,平时记录和积累自己在课堂中的点滴成果,课后反思。
6、随时问卷学生,注意他们的看法。
7、掌握学生的动态,询问效果。
8、记录自己所有的成果,因为它来之不易。
总结阶段(2018.9——2018.12)
1、对自己的点滴东西分析、加工、整理成报告。
2、多上公开课,请同仁们帮忙改进。
3、请他们看自己的材料,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4、最后形成报告。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主要是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和学习、调查现状、拟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用时5个月):主要是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完善教学模式,反思、修正计划。
1.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合理安排时间,注意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情况记录,以便修整训练方法和方案。
2.邀请学校教师参与听课并提出建议,通过教师的评课,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3.加强课题研究材料、分析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
4.定期与学生交流,促进研究深入。
5.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正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用时5个月):主要是继续进行试验、观察、检测、比较,针对第二阶段发现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进一步修正。
第四阶段(用时1个月):主要是进行课题的总结,写下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接受结题验收。
八、整理材料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