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苹妮嫂

(2023-09-18 22:23:32)
标签:

散文

苹妮嫂

苹妮嫂,大我三岁,现年八十,是我在老家时的好邻居,好朋友。这些年由于搬迁到城市住,见面很少。她身材高大性情开朗随和,与乡邻和睦相处,亲情融融。她精神也不错,由于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她走路不便,还得拄着拐杖。她除了腿脚不好,近几年血压增高,吃药控制。

听说去年618日上午,她去路边的超市买了一块肉和菜,提着往回走,在路过老邻居的大门口时碰见莲素,叫她坐下歇歇再走。
莲素问她:大娘,听说你和大爷都去北京,我哥哥那住了,啥时候回来

前天才回来,唉,破家难舍,城市再好咱也住不惯,你大爷(指丈夫和平,)在家天天护着象棋桌,他们几个说说笑笑,乐呵呵。一天天过得很快。在外边就不能了,大城市不能随便 串门,熟人很少,只能出去散散步,回家看看电视,无聊。远不如在乡下咱这破家好。

大娘,你家高墙大院,玻璃门窗,怎么说是破家啊?你老街那套石房才算破房呢。莲素停了停接着说:不,咱老街的石房已成为历史是受国家保护的古村落啊!哈哈…………

大娘,你真有福,养了一对好儿女,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你和大爷正好冬北夏南,孩子们都有车,星期天拉着你们旅游观光,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多美啊!大娘。

是,是,我们的苦日子过完了,现在的社会真好,啥也不缺,知足了,知足了……”

苹妮嫂,一边说一边慢慢往起站,又说俺得回去了,你大爷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吃呢。苹素急忙扶她并把她买的肉菜包递给她,嘱咐她小心看路慢点走。

可又有谁会想到她没有走到家,就栽倒在一条胡洞的房跟下,不省人事了。当邻居发现时已没有了心跳。就这么的突然!来不及救治而去了,给儿女及全家人留下无尽的思念和悲痛,真是人生无常啊……

说起苹嫂,一生不易,她的丈夫和平,是个忠诚老实的人。只管下地干活。家里家外一切大事小事全是苹嫂一人打理。在生产队的那些年,她是妇女队长,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在包产到户时期,同级别的土地,她的地产量总在上等。领导,村民们谁都夸和平能取苹妮为妻,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啊!

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个贫困的年代,别说吃的没有,就是住的也很紧张,苹妮一家三口住着两间小石房,(他们两口和儿子)婆婆他们虽然是住三间但一间是放杂物的,除了夏天,吃饭睡觉都在一个屋里。为了解决住房的紧张,他们准备盖房。于是他们就抽时间到山坡找那些大的小的石头,堆在一起,然后再用小车一车一车拉到房地基攒起来盖房用。在七十年代初期,苹妮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不比一个男人少干活儿,几年之后,终于在山坡下面家门前盖起了一座三间的小石房,磊起了一个五尺高的石头院墙。宽敞的院子里新旧三个屋,院里种满了瓜果蔬菜,树木花草……乡邻们纷纷投来夸赞的目光。

在儿子五岁那年,她公爹突发心梗离世,婆母伤心过度,逐渐精神恍惚,从此便混混沌沌,出门不识回家路。也看过医生,但毫无效果。这真是无绳栓住两条腿,不能出门去远,时刻照看老人管理孩子,在家忙乎。地理的一切活全靠和平一人劳作。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儿子上了初中,女儿上小学,每当放学回家,女儿多半是帮助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也有时和哥哥一起到野外割草,採野菜,喂猪喂羊,到年底卖钱补贴家用。兄妹俩从小就很懂事,能干好多活儿,吃饭前先为奶奶盛饭。街坊邻居都说,好土壤长出好苗苗。

这人上了年纪,觉也少了许多,老人总是一觉醒来,再也睡不着了。这更加重了苹嫂的负担。夜里醒来总是注意观察婆母的动态,时时担心,自己睡得太沉,耽误了看好婆婆的大事。后来她就干脆在炕头安放一架纺花车每天晚上一边纺线一边陪婆母说话。直到婆母睡下她才睡。几年来一直陪婆母一炕睡觉。怕她夜里走动,黑天摸地的以防万一……(过去照明条件差不比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婆母渐渐老去。终年85岁。众人夸赞苹妮嫂子是个大孝子。

苹嫂,现在国富民强,丰衣足食,儿女孝顺,而你却匆匆而去……你平凡的一生,给人留下非凡的印记,我尊敬的苹嫂,祝你一路走好,天堂快乐。

 

写于20228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