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陵(穆甫)篆刻

分类: 收藏鉴赏 |
黄士陵
(1849—1908),晚清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黟县西武乡黄村人。黄士陵幼年承继家学,读书、写字、制印、绘画并举,年方20岁就已以在家乡成为知名人物。青年时期,父母相继去世,黄士陵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前往江西谋生。在南昌时,因为篆刻技艺出众,受到江西学政汪鸣銮的赏识,并辗转认识了盛昱、王懿荣、吴大澂等著名学者,得到上述名流的引荐和指点,并跟随他们外出游历,观览了各地所藏的金石彝器和书画珍品,眼界大开。以后随广东巡抚吴大澂南下广州,作为吴大徵的幕僚在广州前后留18年,成为名重岭南的篆刻和书画大师。晚年归隐家乡,与艺坛很少交往。黄士陵是清代印坛的一代宗师,他突破了笼罩艺坛的皖、浙两大流派,创立了独具一格的"黟山派"。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也很高,喜爱大篆和魏楷,运笔犀利,犹如刀刻;所绘重彩花卉和彝器,参用了部分西画技法,风格特异,自成一家,在当时就为世人所珍爱。有《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二卷传世。
【赏奇】
光绪甲申(1884年)二月,牧甫篆(35岁)。印材:寿山石。
【澡雪】
庚子(1900年)夏月,为松壶道人仿汉铸印,黄士陵(51岁)。印材:昌化鸡血石。
【生有印癖】
【虚和】
庚子(1900年)四月,黄士陵刻(51岁)。印材:象牙。
【不俗即仙骨】
息存(王秉恩)先生命篆。黄士陵刻。印材:寿山石。
【小智闲闲】
仲子(丁仲子)先生属刻。甲午(1894年)夏,黄士陵(45岁)。印材:寿山石。
【尘心一湔】
士陵作于卾州节署,壬寅(1902年)冬月(53岁)。印材:青田石。
【嫩寒春晓】
壬寅(1902年)元春,士陵作于两峰南山之梅花楼(53岁)。印材:青田石。
说明:以上八印均刋载于《锄月庐藏印》(初编)。
后附“公藏”:
一、君陶艺术院藏黄士陵篆刻【祗雅楼】(青田石)。
二、上海博物馆藏黄士陵篆刻【黟山汪氏】(寿山石)
三、上海博物馆藏黄士陵篆刻【十六金符斋】(青田石)
自题“小照”:
寂
寂
锄梅
自剪 春,
天
光
为我
洗劳 尘。
篆田
幸遇 寒山 长,
忽见
庐前 万蕊 新。
后一篇:徐三庚(金罍)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