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2019-03-22 18:17:40)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本课题属于2018年5月批准立项。计划于2018年6月展开研究工作,2019年月完成,并以小、中、大三个年龄段为基准在六个班级分类实施,以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设计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状态下,根据月主题生成五大领域课程.
根据月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有效的经验和策略。开展课题课例研讨、大教研,各类展示活动;随堂听课、理论学习等。
二、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措施
课题在实施阶段中,我们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备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
撰写申报方案和研究方案;
进行前期的教师培训 ;
收集文献资料;
研究已有研究成果并进行学习
1.课题组织、分工
领导小组: 刘小丽
刘小丽:
指导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本课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不定期督导;
杨晓慧:
对各年龄段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参与各教研组课题研究及开展情况,每月至少参加一次课题研讨活动。
焦焕琴
(1)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课题阶段实施方案;
(2)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议;
(3)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与工作报告;
(4)筹备实验小组会议;
(5)对实验进展进行汇报;
(6)档案资料的统计与管理。
(7)每月按时参加课题研讨活动,指导小班教研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课题实施成员:杨志平 郝小莉 赵秋霞
2.前期调查、访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依据。
2018年5月开始我们认真学习《纲要》和相关理论书籍或文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对园内开展主题教育的现状研究进行了了解,然后再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等形式,了解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19年3月)
组织各班实施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交流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以课题为中心,加强讨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采用“学理论、上研讨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探索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组织课题进行优秀教学活动评比,对研究成效显著的优秀教学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参与市级以上论文评比。每学期结束都开展课题研究展示、汇报活动,对一学期的科研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切实提高研究的质量。边实践边总结,一是活动总结,每次研讨活动后及时总结、反思,二是学期总结,各子课题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而后将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广泛运用。利用照片、文字等多种手段做好过程实录和档案积累。
(三)课题结题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
整理活动设计、案例,将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论文、教学设计以及案例等进行整理汇编成集。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结题申请表请课题管理机构和专家验收鉴定。完成有关研究报告。
三、课题实施至今的阶段成果与社会影响
1.科研创特色,孩子得益收获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将幼儿的兴趣、情绪情感体验放在首位,设置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能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用心去体验,自主自愿表达,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2.科研促发展,教师受益成长快。
3.多种活动方式的利用。
为确保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具体包括:
(1)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当大部分幼儿有比较集中的心一问矛盾困惑时,当大部分幼儿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梳理归纳提升交流分享时教师可以考虑采用集中教学的形式发挥集体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效率。
(2)个别指导。
主题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究,在活动中幼儿有充分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有自己的方法和步骤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主题活动是不断实现自身经验建构和重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活动中更多的是去观察记录发现幼儿的兴趣点遇到困难,通过个别指导教师应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激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如怎么样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怎样将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如何更进一步地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怎样使每一个教师灵活运用“激活教学法”的操作模式进行绘画活动。
五、课题研究下一步计划
1、加大课题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推动课题的发展,对课题研究的重点进行梳理,盘点。
2、开展好听课、说课、研讨座谈会、查看相关过程资料等课题调研活动,通过调研,以幼儿发展为前提,不断调整思路,确立新方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