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2年11月4日整理
自阜南县文明办、阜南县妇联和阜南县融媒体中心发起寻找首届阜南县“最美媳妇”评选活动以来,收到了来自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推荐很多的最美媳妇先进事迹。
今天推出
走访了解被推荐人
洪河桥镇于沃村唐娟的个人事迹
唐娟,今年53岁,是阜南县洪河桥镇于沃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1990年,她嫁给本村村民董家广,自从踏进这个家门后,她就用乐观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家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睦、充满温馨和爱的港湾。
32年来,操持家务,伺候公婆,照顾兄弟姐妹,下田劳作,每天忙碌不停是唐娟的常态。特别是在照顾公婆上,唐娟始终把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与她们相处和睦。无论严寒酷暑,洗衣做饭能不让公婆动手就不让他们动手,多年来从未与公公婆婆红过脸。
四年前的一天,婆婆不慎跌倒腿摔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唐娟每天照顾婆婆吃药换药,洗衣做饭做家务干农活一样没有落下,连续几个月下来,人瘦了十多斤,但她从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叫苦叫累。
前年,婆婆去世后,剩下公公孤单一人。为排解公公心中的伤感,唐娟尽量多陪伴公公,连出门都很少。今年已经九十岁高龄的公公,身体非常的羸弱而且经常生病,生活不能自理,唐娟便不分昼夜地照顾着他,夏天为了不让公公褥疮,她每天扶他翻身,用温开水给公公擦洗身体。冬天出太阳的时候,她总会用轮椅把公公推出屋外晒晒太阳。衣服一天一换,被褥勤换勤洗勤晒,地面、桌椅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年四季,什么时候到公公的房间闻不到一点异味。自从公公得病后,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一夜起来好几次,看看公公睡得好不好,被子有没有蹬掉,要不要喝水。每次给公公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为了方便公公吃药,她巧用吸管让公公吸水把药喝下去。
公公的每顿饭,都是她或蹲或坐地在旁边一勺一勺地喂着,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1个时,累得她腰酸背痛,常常直不起腰。公公年纪大了,牙齿也快掉光了,她每顿饭都会专门为他做一道清淡的、煮得烂一点的饭菜,以便于咀嚼和消化,并且每天会为他变着花地做不同的饭菜,包子、饺子、菜卷、油饼、菜盒子等,公公想吃什么她就做什么尽量满足公公。这几年,公公听力越来越不好了,经常是答非所问,你说东,他说西,一句话要在他耳边说好几遍他才能听清楚,公公说话也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明白的,只有她懂得什么意思,儿女们都说她是爷爷的“翻译官”。
由于长时间身体有病,公公偶尔也会心情不好向唐娟发火,嗓门很大。但她却没有不耐烦,总是用各种办法哄着这个“老小孩”,直到公公情绪稳定下来,不再发火。有时候感觉委屈极了,就趴在床上默默流泪,但她从未和公公争执过,红过一次脸。
在婆家唐娟是好儿媳,在娘家她又是好女儿。唐娟的父亲几年前去世,母亲85岁了,患有高血压帕金森等多种疾病,听力也丧失了,身边离不开人。弟弟在外工作,抽不开身照顾母亲,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照顾,现在是忙完公公的事情,再忙母亲的事情。
当走访人员问她常年照顾两位老人累不累时,她乐观而朴实地笑一笑说:“照顾自己的爹娘是应该的,有啥累哩?再说我照顾了老人,丈夫也可以安心在外打工挣钱,也是为丈夫分忧,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30多年来,唐娟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展现着一位农村妇女的孝老爱亲、真诚善良的传统美德。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8
#阜南鲍安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