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8-07-18 15:14:17)《幼儿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幼儿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说明幼儿园有义务引导幼儿提高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最初阶段,是最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和关键期,抓住幼儿的黄金期,关注幼儿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是他们受益终身。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探索对策与措施;
(2)探索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途径;
(3)探索提高小班家长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视程度和家教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三、过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基础理论研究阶段(2018.3.10~2018.4.30)
先进行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知识。2018年3月份,我进行题前调查,对幼儿园的小班68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在家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三方面。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我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幼儿园的表现差异很大。2018年4月份,我们又进行一次教师问卷调查,与家长问卷调查表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哪些是幼儿园共性问题,那些是家长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园共育。然后,我们做了开题论证,找出我们研究的价值所在,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2.实验阶段(2018.5.1~2018.11.30)
(1)落实课题活动计划、认真填写各种表格。
(2)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形成因素,找出培养幼儿好习惯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幼儿的调整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
(3)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结题积累必要的资料。
(4)与家长定期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家园联手做好幼儿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
本阶段通过对家长、老师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了详细分析,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进行观察记录、个案调查、活动观摩、跟踪指导等工作。并且定期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再通分析总结被研究幼儿的变化情况。
3.结题阶段(2018.12.1~2018.12.31)
研究者收集课题资料,装订资料,撰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和经验论文,形成文集。认真总结,撰写课题的研究总结,在此基础上撰写报告。申请结题;推广研究成果。
四、预期效果:
1.研究方案;
2.调查报告;
3.阶段性工作小结;
4.幼儿各类作业优秀作品;
5.整理材料形成结题报告;
6.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