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诂义府合案》“女子封侯”条证补
(2023-12-07 20:58:06)
标签:
杂谈 |
《字诂义府合案》之义府卷下有“女子封侯”一条。其文曰:“吕媭之为临光侯也。萧何夫人同之为酇侯也,以吕氏称制故。然实高祖为之作俑。按:《功臣表》:奚涓死事无子,高祖乃封其母底为鲁侯。又《楚汉春秋》云:‘高祖封许负为鸣慈亭侯’,此不见正史,不可信。”[1](义府卷下第177页)今据《史记》、《汉书》诸书考之,《合案》之说虽略有错讹疏漏,但大之不谬也。
一
汉高祖六年,项羽既诛,韩信亦缚,天下大定。“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2]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3]又作元功十八侯之位次,至汉高祖十二年,列于王者七,侯者一百四十三人。[4]高帝还与诸功臣共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卷57)然而,高帝、吕后之世,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一约定,还近一步将其打破,先后封奚涓母、萧何夫人同、许负、吕媭等没有战功的女子为侯。中国古代女子的政治生活史亦因此而添一异彩。具体汉初女子之分封,本文简论如下:
二
汉代女子最早获得封侯的当为汉初名将奚涓的母亲。荫其子功而获封为鲁侯,其事迹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之奚涓“以将军从定诸侯,侯,四千八百户,功比舞阳侯。死事,母代侯。”《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汉书云鲁侯涓,涓死无子,封母疵。”《史记索隐》亦言:“涓无子,封(中)母侯疵也。”然《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六年,侯涓无子,封母底为侯,十九年薨。”此时已改侯为“重平”,非“鲁”也。二书所记之母名亦为“疵”,一为“底”,它书皆无记载,故未知孰是,立之存疑。
同奚涓母,汉高帝亦有曾封其兄的妻子为阴安侯的事例。但其获封之原因殊异。见《史记·孝文本纪》卷10,其文曰:“臣谨请阴安侯、列侯倾王后与琅琊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史记集解》引苏林曰:“高帝兄伯妻,羹颉侯信母,丘嫂也。”《汉书·文帝纪》卷4亦引苏林言,并因晋灼言曰:“若萧何夫人封为酂侯也。”因其未列入《字诂义府合案》女子封侯条,故本文添加诸语,亦算为其稍加阙补。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知阴安侯受封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有赫赫的战功,而是因为其皇亲国戚的特殊身份。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家天下”的古代亦可以说是在我们读者可以理解的正常范围之内的。因此作者也不必浓妆重抹的对其进行描述。反而是高祖时代另外一位平民女性许负也获得了封侯的资格,则是颇值得我们玩味的。尽管许负受封的史实还存在着若干的争议。
按《楚汉春秋》云:‘高祖封许负为鸣慈亭侯’条,考之《史》《汉》所记高祖所封功臣侯者表中皆无许负之名。然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卷57载有许负相周勃事,其文曰:“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史记索隐》应邵曰:“负,河内温人,老妪也。”知其必为女性。其后有姚氏按语:“楚汉春秋高祖封许负为鸣慈亭侯,是知妇人亦有封邑。”又《史记·外戚世家》卷49载之许负为薄太后相,云:“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又《史记·游侠列传》卷124载有“郭解”一条,其言曰:“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由是观之,则许负必有此人也,且为一老妪,并极善相术,惜记之为侯者唯《楚汉春秋》一书,《汉书》司马迁传赞曾言:“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5]可知陆氏一书,司马迁亦颇为推崇。且陆贾以当代人写当代事,必然相对真实可信。惜其为一孤本,且《楚汉春秋》原本已轶,今之辑本之文与《史记》、《汉书》校亦疏有差异,又《史记》正文虽亦有索隐中引姚氏语高祖封许负之故事,然亦引自《楚汉春秋》,且《汉书·周亚夫传》不注许负封侯焉。故权且从疑,然亦可作为一说。
三
高帝之后,孝惠为继,然主政者实为其母吕后。在此期间及孝惠之后,又先后有两位女性比较幸运的活得了侯爵。即汉丞相萧何的妻子同以及吕后的妹妹吕媭。
“萧何夫人同之为酇侯”,初见于《汉书·萧何传》,其文曰:“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子禄嗣,薨,无子。高后乃封何夫人同为酂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延为酂侯。”然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卷18载:“孝惠三年,哀侯禄元年”,“高后二年,懿侯同元年。同,禄弟。”《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卷16则曰:“孝惠三年,哀侯禄嗣,六年薨,亡后。高后二年,封何夫人禄母同为侯,孝文元年罢”。二书书“同”一为“禄弟”,一为“禄母”,其文互异,未知孰是。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同有罪,封何小子延元年。”然马班之世家、列传诸文皆不见“同”有罪之记载,又既有罪安得谥号载?[6]《史记》或载之有误,今权从《汉书》之“同”为禄母之说为是。又据《汉表》,哀侯禄于孝惠六年薨,然“高后二年,封何夫人禄母同为侯”,则中间阙有三年,亦为之一疑,以待后补。[7]
孝惠之后,吕后亲为执政。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肆分封吕氏族人为王、侯。因此,吕媭,作为吕后的亲妹妹而受封为侯,也就一切顺理成章了。
吕媭者,吕后之妹,舞阳侯樊哙之妻也。《汉书·高后纪》张晏曰:“媭音须。”师古曰:“吕后妹。”《汉书·陈平传》亦有“吕后女弟吕须夫”[8]一条。《史记·吕太后本纪》载:“四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又据王鸣盛引《说文》:“贾侍中说:楚人谓姊。《离骚》:“女媭之婵媛。”王逸注:“女媭,屈原妹也。”则媭“为吕后妹甚明,盖姐妹通称”。[9]惜高后八年,“尽杀诸吕”[10],汉代最早之女侯之一媭亦被笞杀。身死族灭,吕族从此势微。
“褒功特定于一时之等级。论功难泯于万世之权衡”。[11]高惠之后,中国古代女子为侯者虽亦有之,然已较为鲜见。今观汉初诸女子侯封,其始作俑者非高帝者何,然察其女子侯封,或因吕后称制,诸吕俱荣,或因推恩加惠,以彰元功,或因亲亲贤贤,褒表功德,[12]皆斟酌损易,未尝不欲固其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