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国赵相考上

(2023-01-23 11:56:4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世系
    公元前403年,命韩、赵、魏为诸侯。赵国初相为赵烈侯二弟公仲连。据《史记.六国年表烈侯好音,欲赐歌者田,徐越以仁义,乃止。发生在公元前402年。史记.赵世家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

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

公元前400年,赵烈侯薨,弟武立。赵武侯时可能相段干同。风俗通义段干木子名同,为赵相。武侯时期,三晋联合,数败楚、郑。前387年,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次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赵、魏决裂,段干同罢相。敬侯前期相不详。前372年,大成午为相。前334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午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前332年,齐与魏伐赵,决河水灌齐、魏,兵罢。约本年,大成午卒,林皋继任。太平御览.964赵之相者曰林氏,有九子,皆贤。国人美而称之,号曰:九德之父”,“十德之门。赵王疾之。王乃使择其果之烦者伐之。其父曰:果之茂者,犹伐之,况其人乎?吾将以尔为累矣,去之则免!乃携老持子,逃赵相白云之岩,终身不返。赵人思之。林氏族谱皋公,字鹤同,鲁国人,显王时为赵相,迁居九门,为林氏历史名人。祖妣姒氏,生九子: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时号九龙,父子偕贤,国人称之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因避赵王之嫉,隐于西河白云山不仕。

约前328年,肃侯弟安平君赵成相赵。前325年,赵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前319年,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成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前310年,吴广入女生子何,立为惠王后。约本年,安平君赵成复相。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王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谒之叔,请服焉。”

前299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武灵王自号为主父。前295年,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次年,赵成卒,李兑相赵。前293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战国策.西周策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而攻周。为周冣谓李兑曰:“君不如禁秦之攻周。赵之上计莫如令秦、魏复战。今秦攻周而得之,则众必多伤矣,秦欲待周之得,必不攻魏;秦若攻周而不得,前有胜魏之劳,后有攻周之败,又必不攻魏。今君禁之,而秦未与魏讲也,而全赵令其止,必不敢不听,是君却秦而定周也。秦去周,必复攻魏,魏不能支,必因君而讲,则君重矣。若魏不讲,而疾支之,是君存周而战秦、魏也,重亦尽在赵。”

前287年,五国伐秦无功,罢于成皋。赵欲搆于秦,楚与魏、韩将应之,秦弗欲。苏秦谓齐王曰:“臣以为足下见奉阳君矣。臣谓奉阳君曰:‘天下散而事秦,秦必据宋,魏冉必妒君之有阴地也。秦王贪,魏冉妒,则阴不可得已矣。君无构,齐必攻宋。齐攻宋,则楚必攻宋,魏必攻宋,燕、赵助之。五国据宋,不至一二月阴必得矣。得阴而搆,秦虽有变,则君无患矣。若不得已而必搆,则愿五国复坚约,愿得赵,足下雄飞,与韩氏大吏东免齐王,必无召呡也。使臣守约,若与有倍约者,以四国攻之;无倍约者,而秦侵约,五国复坚而宾之。今韩、魏与齐相疑也,若复不坚约而讲,臣恐与国之大乱也。齐、秦非复合也,必有踦重者矣。后合与踦重者,皆非赵之利也。且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秦制天下,将何以天下为?臣愿君之蚤计也。”次年,李兑卒,卒,金投金受相赵。韩徐为将,攻齐。战国策.东周策周冣谓金投曰:“公负与强齐战。战胜,秦且收齐而封之,使无多割,而听天下;之战不胜,国大伤,不得不听秦。秦尽韩、魏之上党,太原西止秦之有已。秦地天下之半也,制齐、楚、三晋之命,复国且身危,是何计之道也。另外,苏秦曾在前294年,合纵六国,为赵外相。次年伊阙之战后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战国魏相考下
后一篇:战国赵相考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