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
本年,秦人嬴池生。
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
三国攻秦,入函谷。秦王谓楼缓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对曰:“割河东,大费也;免于国患,大利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问焉?”王召公子池而问焉,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何也?”对曰:“王割河东而讲,三国虽去,王必曰:‘惜矣,三国且去,吾特以三城从之。’此讲之悔也。王不讲,三国入函谷,咸阳必危,王又曰:“惜矣,吾爱三城而不讲。’此又不讲之悔也。”王曰:“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寡人决讲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四】
三国兵至,秦王谓楼缓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何如?“对曰:“夫割河东,大费也;免国于患,大功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汜而问焉?”王召公子汜而告之,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今割河东而讲,三国归,王必曰:‘三国固且去矣,吾特以三城送之。’不讲,三国也入秦,则国必大举矣,王必大悔。王曰:‘不献三城也。’臣故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为我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乃悔。寡人断讲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公子池来讲,遂罢兵。三国之兵既退,秦悔割地于韩、魏,亦不果出故楚王。【周季编略】
齐、韩、魏以秦之悔割地,不出楚王而致之死也。复合赵、宋共攻秦至盐氏。秦与魏河外及封陵,与韩河外及武遂。五国之兵乃还。【周季编略】
周赧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63年】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岁殽下之事,韩为中军,以与诸侯攻秦。韩与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唯便是从。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荧阳,一军临太行。韩恐,使阳城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战国策.赵策一】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
公子池,公原居雍州咸阳,分封西平郡,受公爵,官拜掌军大司马,加封宁安侯。周显王戊戌年,九月初三日辰时生,秦始皇癸亥年,正月十一日未时殁,寿八十六岁。【池氏族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