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周巴蜀史系年四

(2022-09-22 18:46:0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世系

周显王三十八年【公元前331年】

    义渠国乱,秦惠王遣庶长操将兵定之,义渠遂臣于秦。【后汉书.西羌传】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史记.西南夷列传】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

    秦惠王初称王。【史记.周本纪】、【史记.楚世家】

    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蜀王本纪】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华阳国志.蜀志】

昔蜀王从卒数千馀,出猎于褒谷西溪,秦王亦猎于山中。怪而问之,以金一筐遗蜀王。及报,欺之以土,秦王大怒。其臣曰此秦得蜀之端。”秦王未知蜀道,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尾下,伪如养之者。言此天牛,能屎金。”蜀人见而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致之成都。秦始知蜀道,使张仪伐之。蜀王闻,战不胜而亡。十三洲记

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做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粪金。蜀王令五丁引之,成道。【水经.沔水注】

五丁山,在宁羌州东北四十里,其峡曰五丁峡,亦名金牛峡,即秦王令五丁开道以伐蜀处。陕西通志

五丁山,州北三十里。其峡曰五丁峡,亦曰金牛峡。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蜀令开道引之处也。【读史方舆纪要.陕西】

金牛峡,在沔县东北四十里,一名五丁峡,下有通秦乡。秦惠王谋伐蜀,患山隘险,乃作五石牛,每旦置金于尾后,言能粪金,以遗蜀王,蜀王信之,乃令五丁力士开导引之。后为秦所灭,自古称蜀道之最险者。汉中府志

石门,在县西北十里斜谷口,有石如门,广二步,深八尺,高一丈。相传蜀五丁所凿。【古今图书集成.汉中府】

五丁驿故址,在州东北四十里,即金牛峡。秦惠王谋伐蜀,患山险隘,乃作五石牛,每旦置金于尾,后言能粪金以遗蜀王,蜀王信之,乃令五丁力士开道引之。【古今图书集成.汉中府】

石牛,在五丁峡内,有石牛十二头,一云五头。即秦惠王所造,以绐蜀者。【古今图书集成.汉中府】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

    周慎靓王三年,巴灭充,传十四代。一世太公(千秋王)、二世卫公(义丰王)、三世恒公(太华王)、四世庄公(太庆王)、五世纠公(永梁王)、六世惠公(江陵王)、七世万安王、八世群德王、九世平裕王、十世天宝王、十一世文兴王、十二世保宁王、十三世武镇王、十四世合定王(愦公)。

    本年,巴灭充,自江州徙都阆中。

    阆中县,古巴国别都。【保宁府志】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周显王时,楚国衰弱,秦惠文王与巴、蜀为好。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巴、蜀世战争。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华阳国志.巴志】

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华阳国志.蜀志】

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华阳国志.蜀志】

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觽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髃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觽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

冬,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战国策.秦策一】、【史记.张仪列传】、【新序.善谋上】

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马错等因取苴与巴。【华阳国志.蜀志】、【蜀王本纪】

秦惠王二十七年,当周慎靓王之五年,蜀王率师攻苴,苴侯奔巴,巴战不胜,求救于秦,秦使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伐蜀,蜀王拒之于葭萌,败绩走武阳为秦军所害,遂灭蜀。取巴、苴,分置郡县,改吐费曰葭萌。昭化县志

剑阁,在州北三十里,两崖峻拔,凿石架阁而为栈道连山绝险,故谓之。剑阁,秦司马错由此道伐蜀。【古今图书集成.保宁州】

武阳城,在旧彭山县治东十里。秦张仪伐蜀,开明拒战不胜,退走至武阳,即此。【古今图书集成.眉州】

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郄,日置牛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刘子.贪爱】

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北堂书钞.116】、【艺文类聚.94】、【太平御览.900

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水经.沔水注

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错伐蜀,灭之。【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周襄王至鳖令王蜀,十一代,三百五十年。【路史.余论】

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华阳国志.巴志】、【水经.江水注】

张仪伐蜀,铸一鼎,高三尺,文曰:“定蜀。”大篆书。【鼎录】



王元年【公元前314年】

    公子通封於蜀。【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华阳国志.蜀志】

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始建阆中县,隶属巴郡。阆中县治

阆中古城本张仪城也。《图经》云:秦司马错执巴王以归阆中,遂筑此城今仪庙存焉。舆中纪胜

阆中城府东二十里。秦筑,亦谓之张仪城。【读史方舆纪要.四川】

仪城江州。【华阳国志.巴志】

渝城三面抱江,陆路惟浮图关一线壁立万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能守全城可保无恙。巴县志

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以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古泾口去县西北五里昔秦惠王徙秦人万家于南安,思泾水不得饮,此似之,故名。石壁上有古泾口三大字。【古今图书集成.嘉定州】

秦水,在县西南二十里秦惠王克蜀,移秦人万家以实之,秦人思秦之泾水,于此水侧置戍,谓之泾口。【古今图书集成.嘉定州】

秦川在旧威远县西南二十里,秦惠王克蜀,移秦人万家实之。【古今图书集成.嘉定州】

本年,秦封蜀王后裔于广都,巴王后裔于阆中蜀郡治成都,巴郡治江州。行郡、国并行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若、焚、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