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黔中郡守考
(2023-03-15 18:25: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世系 |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
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华阳国志.蜀志】
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於地,为黔中郡。【华阳国志.巴志】
涪陵郡,巴之南鄙,从枳南入,溯舟涪水。本与楚商于之地接,秦将司马错由之取楚商于地,为黔中郡也。【华阳国志.巴志】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
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
卅年,攻巫山。【睡虎地秦简.葉书】
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史记.秦本纪】
蜀守若取江南为黔中郡,于是筑城置戍,控扼五溪。【读史方舆纪要.湖广】
秦复拔我巫、黔中郡。【史记.楚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武安君定巫、黔中,初置黔中(巫黔)郡。【资治通鉴】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使司马错以陇蜀军攻楚,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水经.沅水注】
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自秦由蜀取楚江南地,置黔中郡县境属焉。及是置县,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治此。【淑浦县志】
秦白起定巫、黔中。自是楚势益削,而沅、湘以南皆秦境矣。【读史方舆纪要.湖广】
白起拔郢时,巫与黔中尚为楚守。后一年,而张若伐取之。【宜昌府志】
张若城,在朗州东四十步。初,秦昭王使白起伐楚,遣张若筑此城以拒楚,并统五溪。【元和郡县图志】
秦昭王三十年,使白起伐楚,起定黔中,留其将张若守之,若筑此城以据楚。城西又有司马错城,与张若城相距二里。秦使错与张若伐楚黔中,相对各筑一垒,以扼五溪咽喉。【读史方舆纪要.湖广】
秦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破之。黔中拔而楚益衰。盖黔中者,密迩荆渚,得之则伺楚于肘腋间。故苏子曰:秦一军出武关,一军出黔中,则鄢、郢动,而秦人于全楚时,早以黔中为意也。秦得黔中,则旁慑溪蛮,南通岭峤,从此利尽南海矣。【读史方舆纪要.湖广】
司马错城,在府治西,秦使错伐楚,错于黔中筑,此城以扼五溪咽喉。【古今图书集成.常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