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伯牙、钟子期生平事迹年表

(2022-06-29 08:59: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先秦名人

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

    约本年,楚人余伯牙生。

    二十一世,字臻福简王甲申任廷平府主生子一,显荣。二十二世显荣,字有贵,生二子,经、纶。第二十三世,经,字志高;纶,字志远,生一子,伯牙。余氏宗谱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

    约本年,楚人钟子期生。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

    约本年,余伯牙、钟子期离楚奔齐。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

    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於琴,能作人之情,今在东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琴操】

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刺船迎之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矣。【太平御览.578

伯牙,古之善琴者也。见称於春秋之后,杂见於诸家之书。尝琴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神妙寂寞之情,未能得也。成连曰我虽传曲,未能移人之情。我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与子共事之乎?”乃共至东海上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我将迎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寂寞无人;徒闻海水汹涌,群鸟悲鸣。仰天叹曰先生亦以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乃援琴而作水仙之操云。【琴史

琴操五十七曲、十二操,水仙操,世言伯牙所作。伯牙学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上水汨没漰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妙绝天下。【通志】

水仙操,伯牙所作也。伯牙学琴於成连,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师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赍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窅冥,君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矣”。乃援琴而作歌曰:“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还,移情愫兮蓬莱山,呜钦伤宫兮仙不还”。【悟雪山房琴谱】

    子期琴,钟子期作于顶直而深,端有断纹如丝,漆之不入,项制半月势。少与伯牙同事成连,先生授百二十曲,子期辅作五百八弄,为二十八调。家贫作小商携琴于市。【大音太全集】

    《怀陵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鼓琴,作激徵之音。【琴操】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列子.汤问】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韩诗外传.九】、【说苑.尊贤】

    伯牙,字信,操善鼓琴,以钟子期为智音。生子一冲霄。【余氏族谱】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

    约本年,晋大夫余伯牙使楚,后至汉阳,拜访好友钟子期。

《直隶商州总志》称:龙驹寨北,高耸入云之白鸦山即伯牙山。相传伯牙使楚经此,携琴山上,奏调数日,因以为名。【直隶商州总志】

伯牙山,东百里。山耸拔,径纡折,俗呼‘白鸦山’。顶有玄帝祠,古木森罗,苍苔堆积。樵子刈薪其上,尝于风起云来时隐隐闻丝弦声,觅之不得。崇祯初,好事者陟其巅,得断碣于败叶中,上镌‘伯牙’二字,大如斗。意牙尝游观至止,故琴韵铿然,迄今未绝。昔人因以地为人重,而志其名欤!【续修商志注】

座落在山东北面的集贤村,相传为春秋时楚隐贤钟子期故居。【续辑汉阳县志】

又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集贤村,相传是钟子期故居。【续辑汉阳县志】

钟子期墓,在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集贤村,有钟子期宅。山南有钟子期墓并有碑。【新辑汉阳识略】

自汉阳北出二里,有丘焉,其广十亩,东对大别,左界汉水,石堤亘其前,月湖周其外,方志以为伯牙鼓琴,钟期听之,盖在此云。居人筑馆其上,伯牙名之曰琴台。【汉上琴台之铭】

平塘渡,在汉口西十里,一名琴堂。云是伯牙弹琴处。【汉阳府志】

伯牙台,一名琴台,一名碎琴台,在大别山尾。相传钟子期听琴于此。【汉阳府志】

古琴台亦名伯牙台,一名碎琴山,在大别山(龟山)尾,相传钟子期听琴于此,又县西五十里马鞍山集贤村,相传是钟子故居。【汉阳县志】

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大戴礼记.劝学】

伯牙鼓琴,驷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



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

    约本年,钟子期卒。

    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击磬。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昔为舍氏睹臣之母,量所以赎之则无有,而身固公家之财也,是故悲也。”钟子期叹嗟曰:“悲夫!悲夫!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新序.杂事四】

   约本年,晋大夫余伯牙辞官归楚,东访子期。

俞伯牙从楚都东下停舟鼓琴于此弦渐而调之因以得名。此处为荆江穴口之一故又称调弦口。石首县志

伯牙台,在嘉兴府海盐台,侧有闻琴桥。【广舆记】

伯牙台,县东门外二十步,台侧有闻琴村、闻琴桥。海盐县图经

伯牙台一名琴台。图经东门外二十步台侧有闻琴村闻琴桥。武原志台基陡坡犹在相传伯牙鼓琴于此。海盐县志

俞伯牙、钟子期俱海盐人,伯牙作高山流水曲吊钟子期。伯牙墓在海盐东门外。【五知斋琴谱】

伯牙渎,相传伯牙寓此,钟期死,弃琴渎中,渎产琴鱼,弦徽皆备。钟村,在伯牙渎北,相传钟期所居,今其地犹多钟姓云。伯牙琴堂,在伯牙渎西大悲庵中,一望空洞。游者顿足拊手,则音韵铿然若琴声焉。【古今图书集成.常州府】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韩诗外传.九】、【说苑.尊贤】

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赏也。【淮南子.修务训】

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可为鼓也。【说苑.谈丛】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报任安书】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

    伯牙晚年乘船由汾洪水,顺江而下,到现在的香山附近隐居。六十五岁的伯牙便找算命先生为他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你是圣人,我算不出你具体什么时候死。你为琴仙,你回去弹琴,弹至弦断便是死期。”伯牙半信半疑,回家后他终日弹琴,也十分小心。连弹九十九天时,伯牙十分高兴,心想:这样下去,他的寿命还长着呢!于是开怀畅弹,将自己一身之作悉数尽弹,突然琴弦断了。伯牙吐口鲜血,不多时便离开人间。这一天,是三月初二,享年六十六岁。而连弹九十九天,指的是九九归一,即佛教观点中的功德圆满。【固镇县伯牙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秦岭栈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