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卞和生平事迹年表

(2024-01-09 18:31: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先秦名人

周平王三年【公元前768年】

约本年,楚人卞和生。


周平王二十三年【公元前748年】

楚人和氏卞和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韩非子.和氏】、【新序.杂事五】

《韩非子》云:卞和得玉于楚荆山其地在今南漳县。【湖北通志

荆山在(南漳)县西南三百里,即《禹贡》南条荆山有石室,相传卞和得玉璞于此。襄阳郡志

荆豫二州之域,北距南条荆山即今南漳卞和得玉处也。襄阳郡志

古荆州之域,《禹贡》及衡阳惟荆州即南漳之荆山,乃卞和得玉之地春秋为楚地。襄阳郡志

卞和得玉于楚荆山,山顶有池,周围四十余步,乔松翠柏,列绕其旁,并有石室,相传云:卞和宅。太平寰宇记

卞和故宅在荆山下。杜氏《通典》云:南漳,汉临沮县。北有荆山,周卞和泣玉处也。相传其山有卞和宅。又荆山顶有甘泉,下即卞和宅。故址尚存,今为庙。襄阳府志

抱玉岩在县西南‘五里荆山’之地,即卞和故宅,今人呼为荆山岩。襄阳郡志

卞和庙:一在荆山抱璞岩,一在南漳县东三里。襄阳府志

自此涉漳河,十五里至金厢坪,崇山竞秀,曲水争流,居民作木笕,接漳流灌田,多产香稻,名青龙寨。过抱玉岩,对面即凤凰山,岩东有卞和墓。查郡志,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周卞和得玉于此。上有抱玉岩,今见石壁如屏,悬岩千仞。岩麓有大士像,座之左右方三寸许,石乳下滴,清爽异常,俗传和氏璞玉穴也。南漳志

荆山,《地理志》云在南郡临沮县,今襄阳南漳也。是山三面险绝,唯西南一隅可通行人,《左传》所以称荆山为九州之险也。周时楚卞和得玉于此,上有抱璞岩,和得玉处。岩下阔丈余,可避风雨。岩顶有池,味颇甘冽。乔松翠柏,蓊郁其间。池上有洞,阔丈余,深二丈余。洞上起峰,高入云端。洞内可容数百人以避乱。南漳志



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

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韩非子.和氏】、【新序.杂事五】

厉、武之时,卞和献玉,刖其两足,奉玉泣出,涕尽续之以血。【论衡.变动】

鄙人有得玉璞者,喜其状,以为宝而藏之。以示人,人以为石也,因而弃之。此未始知玉者也。故有符于中,则贵是而同今古;无以听其说,则所从来者远而贵之耳。此和氏之所以泣血于荆山之下。【淮南子.修务训】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七谏】



周庄王八年【公元前689年】

   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成王剖卞和之璞,封和为陵阳侯。和不就而去,作追怨之歌,曰:“悠悠沂水,到荆山兮。精气郁决,谷岩岩兮。中有神室,灼烁明兮。宂山采玊,难为上兮。于何献之,楚先王兮。遇王暗昩,信谗言兮。紫之乱朱,粉墨同兮。俛仰嗟叹,心摧伤兮。天监孔明,竟以彰兮。沂水滂滂,流于汶兮。进宝得刑,体离分兮。断者不续,岂不冤兮。【渚宫旧事.一】

卞和者,楚野民,得玉璞,以献怀王。怀王使乐正子占之:言非玉,以为欺谩,斩其一足。怀王死,子平王立。和复抱其璞而献之。平王复以为欺,斩其一足。平王死,子立为荆王。和复欲献之,恐复见害,乃抱其玉而哭荆山之中,昼夜不止,泣尽,继之以血。荆王遣问之,于是和随使献王。王使剖之,中果有玉,乃封和为陵阳侯。和辞不就而去,作《退怨之歌》曰:“悠悠沂水,经荆山兮。精气郁浃,谷岩中兮。中有神宝,灼明明兮。穴山采玉,难为功兮。于何献之,楚先王兮。遇王暗昧,信谗言兮。断截两足,离余身兮。俯仰嗟叹,心摧伤兮。紫之乱朱,粉墨同兮。空山嘘唏,涕龙钟兮。天鉴孔明,竟以彰兮。沂水滂沛,流于汶兮。进宝得刑,足离分兮。去封立信,守休芸兮。断者不续,岂不冤兮。”【琴操.

南漳县:卞和,本县人,尝献玉楚王,被刖其足,后再献封侯。襄阳郡志

周卞和,荆人。和得玉璞而献之荆厉王。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以为谩,断其左足。武王即位,复献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又以为谩,断其右足。文王立,和乃奉玉璞而哭于荆山中。王使人问之,对曰:“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而戮之以谩,此臣之所以悲也。”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故名之曰‘和氏之璧’。襄阳府志

和之得玉三献而两刖其足,徒抱之而泣,不少抑其志,终为时之所尝,得非自见之明、自信之笃,而刑祸不可以屈之耶?精诚之至虽庸昧者亦可动之耶。今南漳县巡检镇玉印岩内存放的《卞和碑文》至今犹存。襄阳郡志

卞城者卞和之封邑也。【叶县志

相传卞和献玉楚文王之后,封官不就,云游上党,来到了现在的辛村。当地的人看到他没有双脚,身下一个草垫。问之,原来是卞和,村民非常可怜他,他从几千里之外,靠着没有双脚的腿,千难万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加之大家都明白他那献玉的忠心,都感觉他太辛苦了,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辛酸的历史。他在这个村住了一段时间,继续西行,后死在了紫荆山,即现在的紫金山。埋在了北魏村。这里的村民为纪念卞和就取名为了辛村。【辛村卞和】

卞和墓,在西北十公里的余吾镇北魏村北台地。【屯留县志】

古纯留城,在今县西十里之平村,一名卞和庄。【读史方舆纪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