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红颜之宋共姬生平事迹年表
(2023-12-30 18:35: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先秦名人 |
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
周简王三年【公元前583年】
卫人来鲁媵共姬。【公羊传】、【穀梁传】
周简王四年【公元前582年】
晋人来鲁媵。【公羊传】、【穀梁传】
周简王五年【公元前581年】
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
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
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戌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乃共立少子成,是为宋平公。
周景王二年【公元前543年】
伯姬尝遇夜失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伯姬曰:‘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待保傅来也。’保母至矣,傅母未至也。左右又曰:‘夫人少避火。’伯姬曰:‘妇人之义,傅母不至,夜不可下堂,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遂逮于火而死。《春秋》详录其事,为贤伯姬,以为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当此之时,诸侯闻之,莫不悼痛,以为死者不可以生,财物犹可复,故相与聚会于澶渊,偿宋之所丧。《春秋》善之。君子曰:‘礼,妇人不得傅母,夜不下堂;行必以烛。伯姬之谓也。’《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伯姬可谓不失仪矣。”【古列女传.贞顺】
伯姬引者,保母之所作也。伯姬,鲁女也,为宋共公夫人。公薨,伯姬执节守贞。鲁襄公三十年,宋宫灾,伯姬在焉。有司请曰:“火将至矣。”伯姬曰:“吾闻夫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逮乎火而死。共母自伤行迟。悼伯姬之遇灾。援琴而歌曰:“嘉名洁兮行弥章。托节鼓兮令躬丧。歍钦何辜遇斯殃。嗟嗟柰何罹斯殃。”【诗纪前集.四】
宋伯姬坐烧而死,《春秋》大之,取其不逾礼而行也。【淮南子.泰族训】
宋伯姬疑礼而死于火,春秋贤而举之,以为天下法。【春秋繁露.楚庄王】
观乎宋伯姬,知贞妇之信。【春秋繁露.王道】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也。【公羊传】、【穀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