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斯生平事迹年表上

(2023-03-27 20:59:44)
标签:

杂谈

分类: 先秦名人

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

    约本年,李斯生。传说李斯生于酉年、酉月、酉时。

上蔡县在战国的时候,叫做虎会郡。在郡东门,住有一户李姓的人家,主人姓李叫李营。李营的祖先为蔡候掌管金玉,积累了一批财物,置了几百亩田地,租给百姓耕种。到了李营这一辈,家道有些衰落了,只剩有二百多亩田地,可还算是一富户。李营的一大心病就是膝下无子,所幸妻子已怀孕将满十月,李营整日盼望妻子给自己生个儿子。

那年的九月初五,忽听家人报说有客人前来拜访,李营出门一看,正是好友王存道。此人苦读诗书,有一肚子的好学问,与李营是磕头的把兄弟。李营把他迎入书房,倒上茶水谈古论今,当谈到当今国事时,为排遣心中郁闷,便到后花园内观看花木,借以消愁。李营家的园内有口井,是浇花浇菜用的,井旁种有几棵菊花,开得正艳,周围用篱笆插着。李营与好友来到花园,猛然看到篱笆上有一只红冠高耸、眼睛圆实有神的大公鸡。李营心想:哪里来的公鸡这么壮?只见那只公鸡忽然拍了拍翅膀,凌空飞到篱笆旁的一根高杆上,朝着李营“喔喔喔”连叫三声,飞到前面住宅院中去了。李营觉着有点奇怪,就随即来到前院,那只大公鸡却不见了,这时突然听见后屋传来“格哇、格哇……”婴儿的哭声。接生婆从屋中走了出来,连声向李营说:“恭喜老爷,得了大喜了,是个公子。”说罢,把门一关,又回到屋里去了。

    李营在门口兴奋了一阵,猛然想起王存道还在园中,便把他邀回书房,说:“奇怪,刚才那只公鸡飞到前院就不见了,正巧你嫂子却在这时生下一个男孩。”王存道掐指一算:“这孩子的生辰是辛酉、酉月、酉日、酉时,酉为鸡,那只公鸡引颈长鸣,看来这孩子与鸡可能有关。李营知道王存道通晓《易经》,就要他给占一卦,看看孩子的命运如何。恰巧这时,案上有几根蓍草,王存道就按孩子的生辰八字,揲卦,运用阴阳八卦推算一番,算出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就给孩子取了个名李斯。【上蔡李斯出世的传说】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史记.李斯列传】

 客说春申君曰:“汤以亳,武王以鄗,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谢孙子。孙子去之赵,赵以为上卿。【战国策.楚策四】、【韩诗外传.四】



秦昭襄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53年】

客又说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天下贤人也,君何辞之?”春申君又曰:“善。”于是使人请孙子于赵。

孙子为书谢曰:“‘疠人怜王’,此不恭之语也。虽然,不可不审察也。此为劫弑死亡之主言也。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適而立不义。《春秋》戒之曰:‘楚王子围聘于郑,未出竟,闻王病,反,问疾,遂以冠缨绞王,杀之,因自立也。齐崔杼之妻美,庄公通之。崔杼帅其君党而攻庄公。请与分国,崔杼不许;欲自刃于庙,崔杼不许。庄公走出,逾于外墙,射中其股,遂杀之,而立其弟景公。’近代所见:李兑用赵,饿主父于沙丘,百日而杀之;淖齿用齐,擢闵王之筋,县于其庙梁,宿夕而死。夫疠虽痈肿胞疾,上比前世,未至绞缨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筋而饿死也。夫劫弑死亡之主也,心之忧劳,形之困苦,必甚于疠矣。由此观之,疠虽怜王可也。”

因为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祎布与丝不知异兮。闾姝子奢,莫知媒兮。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惟其同!”《诗》曰:“上天甚神,无自瘵也。”【战国策.楚策四】、【荀子.赋篇】、【韩非子.奸劫弑臣】、【韩诗外传.四】

客或谓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衰;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彊。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况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使请孙况,况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风俗通义.穷通】

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於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乱也。”【荀子.议兵】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

   平原君赵胜死。【史记.赵世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六国年表】

   约本年,荀子携弟子去赵适楚,经钜阳,游钱塘。

   赵荀卿著书,言人性之恶,弟子李斯、韩非顾而相谓曰:“夫子之言性恶,当矣。未详才之善否何如,愿闻其说。”荀卿曰:“天地之间,兆族罗列。同禀气质,无有区别。裸虫三百,人最为劣。爪牙皮毛,不足自卫。唯赖诈伪,迭相嚼啮。总而言之,少尧多桀。但见商鞅,不闻稷契。父子兄弟,殊情异计。君臣朋友,志乖怨结。邻国乡党,务相吞噬。台隶僮竖,唯盗唯窃。面从背违,意与口戾。言如饴蜜,心如蛮厉。未知胜负,便相陵蔑。正路莫践,竟赴邪辙。利害交争,岂顾宪制?怀仁抱义,祗受其毙。周孔徒劳,名教虚设。蠢尔一概,智不相绝。推此而谈,孰痴孰黠。法术之士,能不噤齘。仰则扼腕,俯则攘袂。”     

    卿之言未终,韩非越席起舞,李斯击节长歌,其辞曰:“形生有极,嗜欲莫限。达鼻耳,开口眼。纳众恶,距群善。方寸地,九折坂。为人作险易,俄顷成此蹇。多谢悠悠子,悟之亦不晚。”【核性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