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说《书》

(2019-08-27 19:11:20)
分类: 先秦名人
    子夏读《书》毕。孔子问曰:“吾子何为於《书》?”子夏曰:“《书》之论事,昭昭若日月焉。所受於夫子者,弗敢忘,退而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壤室蓬户,弹琴瑟以歌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上见尧舜之道,下见三王之义,可以忘死生矣。”孔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虽然,见其表未见其里,窥其门未入其中。”颜回曰:“何谓也?”孔子曰:“丘常悉心尽志,以入其中,则前有高岸,后有大谷,填填正立而已。《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通斯七者,书之大义举也。”【尚书大传.略说】
    子夏读《书》既毕,而见于夫子。夫子谓曰:“子何为于《书》?”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凡商之所受书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虽退而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作壤室,编蓬户,常于此弹琴以歌先王之道,则可以发愤慷喟忘巳贫贱,故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上见尧舜之德,下见三王之义,忽不知忧患与死也。”夫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虽然,其亦表之而巳未睹其里也。夫窥其门而不入其室。恶睹其宗庙之奥百官之美乎。”【孔丛子.论书】、【尚书大传.略说】 
    子夏问《书》大义。子曰:“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焉。于《大禹》、《皋陶谟》、《益稷》,见禹稷、皋陶之忠勤功勋焉。于《洛诰》,见周公之德焉。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谓皇极彝伦之度。《秦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通斯七者,则书之大义举矣。”【孔丛子.论书】
    孔子曰:“吾于《洛诰》,见周公之德光明于上下,勤施四方,旁作穆穆,至于海表,莫敢不来服,莫敢不来享,以勤文王之鲜光,以扬武王之大训,而天下大洽。故曰圣之与圣也,犹规之相周,矩之相袭也。”【尚书大传】
    孔子曰:“《书》之于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迫,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谄。吾于《高宗肜日》,见德有报之疾也,苟由其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吾于《洪范》,见君子之不忍言人之恶而质人之美也,发乎中而见乎外以成文者,其唯《洪范》乎?”【孔丛子.论书】
    子张问曰:“圣人受命必受诸天,而《书》云受终於文祖。’何也。”孔子曰:“受命於天者。汤武是也。受命於人者。舜禹是也。夫不读《诗》、《书》、《易》、《春秋》则不知圣人之心。又无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也。”【孔丛子.论书】
    子张问:“《书》云:‘奠高山。’何谓也?”孔子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子张曰:“其礼如何?”孔子曰:“牲币之物。五岳视三公。小名山视子男。”子张曰:“仁者何乐於山?”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孔丛子.论书】、【尚书大传.略说】
    宰我问:“《书》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孔子曰:“此言人事之应乎天也。尧既得舜。历试诸难。已而纳之於尊显之宫。使大录万机之政。是故阴阳清和。五星不悖。烈风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合於天也。”【孔丛子.论书】
    宰我曰:“敢问‘禋于六宗’何谓也?”孔子曰:“所宗者六。皆洁祀之也。埋少牢於九昭。所以祭时也。祖迎於坎坛。所以祭寒暑也。主於郊宫。所以祭时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滎所以祭星也。雩滎。所以祭水旱也。禋於六宗。此之谓也。”【孔丛子.论书】
    《书》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季桓子问曰:“此何谓也?”孔子曰:“古之王者,臣有大功,死则必祀之於庙,所以殊有绩劝忠勤也。盘庚举其事,以厉其世臣,故称焉。”桓子曰:“天子之臣有大功者,则既然矣,诸侯之臣有大功者,可以如之乎?”孔子曰:“劳能定国,功加於民,大臣死难,虽食之公庙可也。”桓子曰:“其位次如何?”孔子曰:“天子诸侯之臣,生则有列於朝,死则有位於庙,其序一也。”【孔丛子.论书】
    《书》曰:‘维高宗报上甲微。上甲微契后八世,汤之先也。’定公问曰:“此何谓也?”孔子对曰:“此谓亲尽庙毁,有功而不及祖,有德而不及宗。故於每岁之大尝而报祭焉,所以昭其功德也。”公曰:“先君僖公功德前行,或作前列可以与於报乎?”孔子曰:“丘闻昔虞夏商周,以帝王行此礼者则有矣。自此以下,未之知也。”【孔丛子.论书】
     定公问曰:“《周书》所谓‘庸庸祗祗威威显民。’何谓也?”孔子对曰:“不失其道,明之于民之谓也。大能用可用则正治矣,敬可敬则尚贤矣,畏可畏则服刑恤矣。君审此三者以示民,而国不兴,未之有也。”【孔丛子.论书】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雍。’有诸?”孔子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则世子委政于冢宰三年,成汤既没,太甲听于伊尹;王既丧,成王听于周公,其义一也。”【孔子家语.正论解】
    孟懿子问:“《书》曰:‘钦四邻’,何谓也?”孔子曰:“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言前后左右近臣当畏敬之,不可以非其人也。周文王胥附、奔辏、先后、御侮,谓之四邻,以免乎羑里之害。”懿子曰:“夫子亦有四邻矣?”孔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乎?自吾得师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孔丛子.论书】
    《书》曰:‘其在祖甲,不义惟王。’公西赤曰:“闻诸晏子‘汤及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大君。’夫太甲为王,居丧行不义,同称君,何也?”孔子曰:“君子之於人,计功而除过。太甲即位,不明居丧之礼,而于冢宰之政。伊尹放之於桐,忧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复位,谓之明王。以此观之,虽四於三王,不亦可乎?”【孔丛子.论书】
    鲁哀公问:“《书》称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何谓也?”孔子对曰:“此言善政之化乎物也。古之帝王,功成作乐。其功善者其乐和,乐和则天地犹且应之,况百兽乎?夔为帝舜乐正,实能以乐尽治理之情。”公曰:“然则政之大本莫尚夔乎?”孔子曰:“夫乐所以歌其成功,非政之本也。众官之长,既咸熙熙,然后乐乃和焉。”公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孔子曰:“昔重黎举夔而进,又欲求人而佐焉,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唯圣人为能。和六律,均五音,知乐之本,以通八风。夔能若此,一而足矣。’故曰一足,非一足也。”公曰:“善。”【孔丛子.论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孔子读《史》
后一篇:子骞事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