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方法与途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8-12-10 15:40:01)分类: 微型课题 |
蟠龙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课题名称:《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方法与途径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淼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教师,尤其是物理教师都是近几年上岗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过程机械呆板,教学内容处理不当、教学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如发挥,备课没有少费心,但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碌碌无为让物理教师有些担忧。己有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效果双赢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式,对中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学反思对于促进物理教师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与实施教学过程同样重要,是提高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具有研究意义
2、具有实践意义
(1)有助于促进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有助于解决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老大难问题;
(3)有助于提高基层物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水平。
(4)有助于促进基层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在国外,欧美教育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20世纪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首次提出了“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的观点,并对反思的五个阶段进行了重点论述。杜威的理论为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主张“教师作为研究者”,应通过对自己工作、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审视、分析、反思获得个性化的发展;美国学者唐纳德·舍恩把“反思”和“行动”进行了紧密结合,提出了行动中反思与行动后反思两个概念。他认为教师的反思行动是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对这些经验进行再学习、再认识过程,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英国教育工作者莫文纳·格里弗斯和赛拉·唐认为教师的反思是在不同速率水平上的行动、观察、分析和计划的循环中进行,同时意识对于反思实践而言,在每一阶段都是有价值和必要的。
在我国,“反思意识”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封建时期就已经出现,主要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德行为修行方面的反思。这些反思都是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语录,虽然都蕴含教导人们进行反思的哲理,但它们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受到国外教育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领域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学者和专家才开始对教师反思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张建伟在《反思一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一文中提出“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他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 。 1999年,熊川武在其出版的((反思性教学》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模型以及反思性教学合理性的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主体合理性、目的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等。同年,林崇德指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强调“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并从认知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的角度总结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定义。 2002年,谢维和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分为三个方面:(1)把课程期望与当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反思;(2)把学生的需要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反思;(3)应用各种资源修正和精炼教学实践,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准确和精炼,具有更高的水平。我国其他一些学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教学反思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提出了录像反思法、对话反思法等一系列完整的反思训练方法;赵昌木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四项主要内容(信念系统、知识系统、教学实践、背景因素)。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为《浅谈教学反思的内容·策略及其作用》《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论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浅谈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浅析教学反思技能》《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
五、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物理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反思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自觉的进行反思活动,且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学校也能够留给教师一定的反思实践的空间,不走形式,让教师在积极主动的教学反思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
蟠龙中学所有教师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了解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研究的已有相关成果。
(1)了解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
(2)明确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特征
(3)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4)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
(5)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现状调查和评估
2.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问题的分析。
3.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提出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资料收集法:深入物理教师个体,对教师反思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2.文献研究法
(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教师反思方法等有关理论以及反思有效性的有关理论成果;
(2)借鉴、选择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初中广大物理教师从实际出发,制定反思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运用;
4.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后,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求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影响教师反思能力的因素,寻求促进教师反思实践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5.经验总结法: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时总结,形成成果不断加以深化和推广。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准备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主要是确定研究内容,进行现状调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拟定研究计划。
1.确定研究内容。
2.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交谈等形式了解初中物理教师反思能力的困扰等诸多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3.理论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专业著作,上网学习相关的宝贵经验。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拟定研究计划。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拟定切实可行,适合初中物理教师反思能力的可行性研究计划。
课题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18年11月)主要进行分析——探索——总结——再分析——再探索总结的循环研究。
1.继续根据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2.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了解教学反思相关理论发展的历程,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3.开展各类研究活动,内容有物理教师汇报课、组内赛教、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活动讨论、质量分析会和年级组会议等的案例分析、理论学习等等,不断调整、改进策略,通过科研促教研。
4.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课题总结阶段:(2018年12月)主要进行研究成果验证,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1.撰写课题论文。
2.成果展示。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结题鉴定。
十、参考文献
《浅谈教学反思的内容·策略及其作用》《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论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浅谈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浅析教学反思技能》《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