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精读】2018年天津中考散文阅读《片片蝶衣生》

(2018-07-01 17:30:50)
标签:

精读

散文

中考

天津

教育

分类: 中考美文精读精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美文精读”,可持续方便地获取中考美文的精读细讲。


2018年天津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镯耳《片片蝶衣生》

 【深度解读】

这是一篇文辞意境如诗一般的散文,以叙述为主,间有较大篇幅的议论和抒情,表达了作者知足惜福,不攀不比,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人生态度。

 

一、结构与顺序(理读)

1段交代了背景。作者在鼓浪屿游玩,引出下文所见所想所感。

2-4段着重叙述作者发现并仔细观察了解蓝蝴蝶花的过程,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5段作者联想到杜甫江畔寻花的情景与自己相似,对杜甫的评价是为下文抒发情感和议论做铺垫。

6段将蓝蝴蝶花与三种花对比,赞美蓝蝴蝶花的品质,进一步为下文抒发情感和议论做铺垫。

7段由花及人,以花喻人,表达作者观点,表明文章主旨。

8段照应前文,升华文章主旨,引人回味。

 

文章以蓝蝴蝶花为线索,行文顺序有两条: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由游走、走着走着、前方、移步花丛、在花海中徘徊、流连在花丛中等词句可以看出。另一条是作者的情感变化顺序,由焦躁而不安、吸引、惊艳、惊叹、欣然等词语可以看出。全文结构清晰,前后照应,层次清晰,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显示了作者娴熟的笔力。

 

二、鉴赏与评价(品读)

文章娓娓道来,笔调平和,清新柔美。作者由花及人,引发读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1. 标题“片片蝶衣生”,诗一般的句子,既反映出全文语言风格,又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反映出作者诗意化的闲适的人生态度。

2.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是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作者通过“挨挨挤挤”“成群结队”“错乱的碎步之音”“吆喝声”等词语,有形有声,烘托了“焦躁与不安”的烦躁之情,也与下文蓝蝴蝶花的出现形成对比,衬托出花的清雅高洁。

3. 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蝴蝶花的喜爱之情。“宛如”用作比喻词,比“像、似乎、仿佛”等更加婉约轻柔,更具诗意,与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一致。下文的“恰如”“宛若”也是如此。

4. 2-4段分散描述了蓝蝴蝶花的形象特点,关键词句有:一片花木丛、蓝色的小花、花瓣娇小、四片花瓣成对绽开、幽幽香气沁人心脾、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把这些词聚在一起,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一样,可见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描写十分到位。

5.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实际表达了肯定的意思,即花既是花也是蝶,但采用这样的句式,节奏短促明快,如蝴蝶翅膀一扇一扇,富有诗意,韵味无穷。紧接着作者再次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微”“薄”与花的娇小相照应,突出了花惹人怜惜的特点。

6. 5段联想到杜甫,是因为两者都是独自一人,都是闲暇之时。作者评价杜甫“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实际是说自己的心态,为下文展开议论抒情做铺垫。

7.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是一组排比句,将蝴蝶花与三角梅、曼陀罗、合欢花、月季花对比,赞美蝴蝶花的清雅高洁、不俗不媚的品质。这是承接上一段,为作者发表人生观点进一步铺垫。

8. 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这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由花及人,引出下文的议论。

9. 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这里虽然作者写了持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人,但从纵有迁徒,也难逃可看出,作者是赞成后一种态度的。由此亮明作者自己的观点,表明文章主题。

10. 通往码头与前文“涌向琴岛”相照应,为邂逅此花而欣然深化主旨,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引人回味。

 

三、情感与观点(评读)

本文的语言非常有特点,清秀柔美,富有诗意。除了较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添情感色彩和诗意化之外,很多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这一点,增添了诗意,如:游走、碎步、娇小、花容、宛如、惊艳、恰如、拂来、惊叹、无不、着一身、静守一处、怜惜、徘徊、择一、点点、不似、便如、纵有、好比、示人、静默,等等,这些词的意境相似,兼有文言的特点和色彩,与诗文相似,因此增添了本文的诗意。标题“片片蝶衣生”不正是一句好诗吗?

至于作者所持的人生态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由于所处环境、所遇人事的不同,都会各有不同。如果哪位读者也有作者一般的心境,也如作者一样,过着诗意一般的生活,那不知要羡煞多少人!

【说明: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文精读”微信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