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文助背:朱熹七绝《观书有感》(二首)
(2019-05-28 08:29:51)14.用比喻设问法读背朱熹七绝《观书有感(其一)》
导读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学习需不断地积累与更新,才能永保活力。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1方塘:一个方圆大约半亩的水塘。
古诗今读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朗读韵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背诵技法:比喻设问法
前一联:“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句描写池塘里清澈、明亮的水;对句说继续描写池水倒映着天上飘移的云影。
后一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句在上一联生动描写的基础上先设问,对句再自然地说明因为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流过来,贴切地比喻知识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
全诗先描写,后说理,通篇用一个情景比喻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的作用。
模拟试题
1.这首诗写法方面最突出的特点(修辞方法)是什么?
2.说说诗中下列词语的意思。
(1)鉴:
3.有人在引用本诗第三句时写成“问渠哪得清如许”可以吗?为什么?
15.用博喻夸张法读背朱熹七绝《观书有感(其二)》
导读
这首诗用连续的比喻来说明读书以及创作需经过积累与苦思,才有灵感闪现,水到渠成。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1艨艟(méng
chong阴平):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古诗今读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原先想开船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如今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水向前漂。
朗读韵律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背诵技法:博喻夸张法
前一联:“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出句借前一天晚上江边春水上涨比喻思路顿然打开,为下句铺垫张本;对句在前一句比喻的同时,用夸张手法比喻难以创作的作品也一挥而就。
后一联:“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出句紧承前一联水涨船行的情况,回顾原先水位低的时候,众人使劲推船也白费力气比喻难以理解书中所讲的道理;对句与上一联的对句形成对照,描写水涨起来以后巨大的舰船也能自由自在地航行,来比喻灵感出现,豁然开朗。
本诗连用四种情况作比喻,从勤奋读书说到自由自在的创作境界。
模拟试题
1.这首诗的修辞方法有哪些?
2.说说诗中下列词语的意思。
(1)向来:
3.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笔法来写“观书”之“感”?
知识链接:博喻
比喻除了常见的明喻、暗喻、借喻外,还有博喻等。博者,多也。博喻就是“用一连串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事物的一方面或一种状态”(钱锺书语),博喻也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设喻去描写同一本体,本体仅一个,而喻体为多个。比如《观书有感(其一)》,四句诗是四个比喻,都用来比喻读书有感这种状态。
五上13首(篇)
1.*用事象交融法读背李白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dqb.html
2*用围绕题眼法读背林杰七绝《乞巧》
3.陆游七绝《示儿》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dv0.html
4.用双关讽刺法读背林升七绝《题临安邸》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dx5.html
5.抓巧用神话法读背龚自珍七绝《己亥杂诗》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dxz.html
6.梁启超《少年中国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dlg.html
7.王维五律《山居秋暝》
8.张继七绝《枫桥夜泊》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ern.html
9.用路时推移法读背纳兰性德词《长相思》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gim.html
10.*用先景后人法读背张志和词《渔歌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hce.html
11.用强调态度法读背《论语>三则》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f0t.html
12.朱熹论“读书有三到”
13.曾国藩谈士人读书
14.*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15.*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五下13首(篇)
1.用粗细结合法读背范成大七绝《四时田园杂兴》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ejy.html
2.杨万里《稚子弄冰》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eor.html
3用由景而人法读背雷震七绝《村晚》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0e97d501030eva.html
4.
5.
6.抓自嘲与讽刺法读背林则徐七律《赴戍登城口占》
7.用写景抒情法读背王之涣七绝《凉州词》
8.用即事抒情法读背王维乐府《送元二使安西》
9.抓巨擘描述法读背陆游七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用比兴象征法读背虞世南五绝《蝉》
11.用托物言志法读背郑思肖七绝《寒菊》
12.
13.用押韵顶针法读背刘义庆小说《杨氏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