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角度”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课文原文及修改:
(人教社四上课文与北师大版五下课文比较,套黄的是删去的,红字是增加的)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用破腕片去刮它的皮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就不说话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孩子们惊呼起来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它赶上了我,“吭,吭,”地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膊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字,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雄鹅摔到了半空中。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逃命了。
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呀!”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种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扔到池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以后一直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要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地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尽管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课文作者简介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1929年7月出生于浙江萧山城厢镇姚家谭。1947年考入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在校参加进步的文艺社团活动。开始业余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任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选刊》《巨人》等杂志主编。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证书,并终身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1994年,获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