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中段数学课堂讲授法教学的策略

(2018-08-20 08:02:45)

浅谈小学中段数学课堂讲授法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讲授法的优势仍然是不可被替代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讲授内容问题化,不仅充分发挥了讲授法的优势,其他教学方法也穿插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同时又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尽管它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在今天,仍有很广泛的使用价值。在运用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种种教学方法时也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口头语言讲授。实际教学中,三者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织在一起,混合使用。

讲授法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讲授教学法的弊端,讲授法得到了更多的批判和否定。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呢?

1.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在课堂上以知识的权威和专家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机械地记,传统讲授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少,课堂气氛犹如死水一潭。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上课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从而厌倦学习。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热烈讨论,还可与教师探讨某些未知领域的观点和设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讲授内容问题化为学生的学习确定方向。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将讲授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数学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来,为学生自主探索搭桥铺路、开渠引水,把思维引入深处,这样教师要讲的内容就会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讲解、总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获得了“渔”而非“鱼”,使学会成为可能。学生通过问题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中说思路、讲过程、探方法、找规律,于不知不觉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渗透了数学思想,却不知道教师在其中帮了他的忙。

3.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关注的目标更多的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因此教学方式倾向于知识的灌输,致使以往的讲授法,也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全面、细致地讲授,把知识“填鸭”似的直接塞给学生,其结果必然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和自身已有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讲授必须切合学生的心智,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讲多讲少,何时讲授,何处讲授,该讲授些什么,应视学生的需要而定,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在过短的时间内呈现过多的新知识,不花费太长的时间以至于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有效的讲授要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不要机械盲目地讲授。要善于根据讲授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授方式,使叙述和描绘相结合,占据与引导相结合,分析与概括相结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善于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用情景创设学生的思维之场,用智慧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灯。

5. 教师要处理好详略、深浅的关系。

一节课,该拓展的要拓展,既要展得开,拓展之后也要收得拢。有所舍才有所获,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得当新课开篇,接踵而来的是高密度、重负荷的运动,要遵循注意、兴奋的延展率,趁学生兴奋正浓,浓彩重笔,或讲、或练、或评、或辩,掀起教学的高潮。之后,应以疏缓的小插曲,缓以养身45分钟不能均匀前进,善于借助短暂的“休止”,无形的“换气”,断续互补。创造富有节奏的台阶,避免沉闷呆板处理教材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善于领悟教材的实质,得其精神,才能跳出教材。深内容可以浅讲,浅内容也可以深教。深而有度,浅而有法,环环相扣,节节相通。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会知识。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同的使用,就有不同的效果。即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课堂讲授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传统讲授法应该也必须注入新的内涵,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