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鹿斑比》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设计

(2018-09-01 13:38:3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外阅读研究

       《小鹿斑比》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设计
                                   郝玉梅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读故事,梳理思维导图、初步感知本书的脉络,领略整本书的主题。
        2.学习继续深人阅读这本书的方法、并推及整本书阅读的一般方法。
        3.产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教学流程]
        一、读一读评论,猜测书籍名称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本书,什么书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 出示:我还没有见过一本描写动物的故事,能够同这本书相媲美。生读。)
        2.中国有位知名的翻译家叫孙晓峰,读完这本书后,是这样说的一(出示:一部充满爱与温馨、探求生命存在和意义的作品。生读。)
        3.这本书受到了全世界孩子的喜爱:它创作于1923年,之后迅速成为英文书销售排行榜的冠军。1942年被改编成同名动画片,一上映就引起了全球瞩目,这本书也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受到了全世界孩子的喜爱。从1923年到2018年,已经多少年了?
        4.近百年的时间,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就是经典啊!
        5.猜出是什么书了吗?
         [设计意图:我们推荐的一定是好书,而好书一般是有相关评论的,好的评论就像人对事物初步发生的如音乐一样的意识,从而从精神层面感染学生(黑格尔),并激起学生的感受欲望,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期待。]
        二、看一看封面,获取相关信息
        (一)看封面,知环境
        1.看封面: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2.看文字:书中第3页有段文字就是写封面图画上这个场景的。文字就是写村面图西上这个场景的,要不要读读?
        3.出示1中文字,师朗读高高的枫树、山6榉和橡树....雀啾啾地川省。
        4、交流:你们觉得这段文字写得这么样?
         (二 )知作者,品文字
        1.猜作者:能够把森林里的动物、植物写得这么生动、具体的作家,你们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读文字:封2有介绍作者的文字,谁来读~读? ( 生读作者介绍)
        3.补充介绍:他对丛林法则
         和多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了解。所以,他的动物小说写得特别好。
        4.知译者:下面是详者的介绍。大家看,邹绛不仅是一位翻译家,还是诗人,所以,他的语言有一种诗样的美感哦!
        5.小结:在看一本书前,我们看看封面,还有封二、封三、封四,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哦!
        [设计意图:阅读也需要一种目的。作者对动物的了解,译者诗一样的语言,这些都会从不同层面让学生产生某种阅读的目的,从而产生调动才情和意志进行阅读的动力。所以对封面的感知,对儿童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三、看一看目录,统观全书概貌1.看过封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可以看哪里?
         2.可以看看“前言”“译者序”等,而一本书的目录就是一张阅读地图,展示的是整本书的全貌。我们看一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章?
        3.本书目录与其他书的目录不一样一没有小标题, 等着我们去填补哦!
        [设计意图:目录,是一本书的阅读地图,它具有复合性和凝聚性。  复合性在于它“阅读地图”的功能,使学生对整本书有全息性的统观  拉羊山的功能,使学生对整本书有全息性的统观,培养学生“获得把握整体”和”全息化的背景”的能力。凝聚性在于它对整本书主题内容的暗示性,而发现这本书与其他书月录的不同之处一没有小标题,为学生下一步的猜读埋下伏笔。)
        四、猜一猜内容,触摸故事脉搏(一)猜人物,理脉络
        1.既然没有小标题,我们就来猜吧。在斑比的成长过程中,定会遇到很多人,猜猜他会遇到哪些人呢?
        2.根据学生猜测,画思维导图,猜中的同学上黑板在思维导图上写人物名称。
        3.梳理人物关系:父母亲、小伙伴(男伙伴、女伙伴、同类伙伴、不同类伙伴)、敌人。
        4.根据学生兴趣,链接描写相关人物的文字,师生朗读,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和文字的美好。
         (二)猜事情,入情节
        1.斑比一天天长大,在他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哪些事情呢?
         2.链接学生最感兴趣的事件,读文字,感受丛林生活,或美妙,或孤独,或快乐,或残酷。
        [设计意图:猜读,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学生创造本能的释放。学生猜对了,是一种创造,会感到一种内心的愉悦,  从而产生阅读期待;如果不正确,则产生更加强烈的阅读期待,以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而这样的比较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参与和探究。
        (三)见矛盾,感冲突
        1.读描写“林中遇险”的文字,感受斑比眼中“他”的可怕。
        2.阅读戈波对“他”的评价,感受猎人的友善。更加强烈的阅读期待,以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而这样的比较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参与和探究。
        (三)见矛盾,感冲突
        1.读描写“林中遇险”的文字,感受斑比眼中“他”的可怕。
        2.阅读戈波对“他”的评价,感受猎人的友善。
        3.设置疑问:同样的“他”,为什么在斑比和戈波的眼中不一一样呢?
        4.埋伏笔:在斑比的成长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让你意想不到、让你感到很矛盾的事情,等着你去阅读,去发现。而这样的矛盾、冲突也会伴随你在阅读中一天天长大。
        (四)延阅读,引方向
        1.成长的旅程是丰富多彩的,斑比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人,遇到哪些事?包括他生活的森林会有哪些变化呢?这些悬念等着你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
        2.延续思维导图:环境、人物、事情。勾勒整本书的框架。
        [设计意图:矛盾的冲突是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冲突显示了丛林的危机四伏,联接到生活中,正在成长的小学生与小鹿一样在经历人生丰富的旅程,生活是美好的,但也要学会辨别,学会保护自己的本领。此处只是一个小小的“剧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也渗透了抓住矛盾冲突的阅读方法。]
        五、谈一谈计划,明确阅读方向
        1.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阅读计划吧!这本书你准备用多长时间读完,怎么读呢?
        2.根据学生交流,总结:每个人的读书速度不一样,书中的章节也是有长有短,有的章节适合慢慢品味,有的可以快速浏览,精彩的地方可以重读,有的地方也可以跳读。你们可以给自己列一个阅读计划。
时间  篇目   标题  月日第(  )章
       
        3.阅读活动任我选:阅读是件有趣的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活动。
        4.学生交流自己想做的阅读活动,如:画配音、编课本剧、做思维导图、写读后感、摘录等。
        5.现在,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读这本书了?让我们去读书吧。
        6.将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贴在班级的图书角,在读书的过程中继续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诗意的事情,他们既需要目的性,也需要个性化;既向往集体阅读,更需要个体阅读,当然这其间不能缺失方法的指导。]
        (作者单位:  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小学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