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标签:
教育 |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率真、音调
铿锵的特点,想象自己登山临海时产生的壮美感觉。
参考答案: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为历代读者所激赏。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
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 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
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 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的是多么辽 阔、多么壮观的景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
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
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
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 感。“子规”即杜鹃,喜欢悲哀凄惨地啼叫。这样的写景,不着 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也为 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 了铺垫。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参考答案: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堤岸 相平。大江之上一叶孤舟,海风吹来,船帆满起,江水不停地拍
打船身,小舟奋力地向前驶去…… 上下句运用拟人形成对偶,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景美而富
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尤其 是“阔”字,既表“潮平”的结果,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阔
的胸襟;“悬”字说明风力强劲,把船帆吹得鼓涨,可以想到船
行速度飞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 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
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示例:夕阳西下,诗人骑着消瘦的老马走在曲折 的山路上,西风嗖嗖地迎面吹来。走过小桥,几户人家,一棵枯藤 缠绕的老树上停留着三两只乌鸦,一副凄凉的画面便映入眼帘了, 在夕阳映照下的古树、昏鸦、人家、瘦马让人觉得格外的忧伤。 由此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在外流浪已有多年了,尝尽了一个“断肠 人”在外羁旅生活的凄苦。又未曾回过久违的故乡看一看,思乡 之情油然而生。由此使我想到了自己有家的幸福。
更多资料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