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的历程里,有着一位不能忘却的一个人,他在我书法艺术学习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迹,他就是吉林省东丰县的书法家张诚朴先生。
在七十年代末,我国和日本搞了一个书法联展,这个展览代表当时两国的书法水平,张诚朴先生以一幅隶书作品入选。
1973年我由吉林省泉阳林业局子弟中学毕业,随母亲到吉林省东丰县为西城街道办厂,也就是后来的县第三化工厂。每天我和母亲在县商业局的食堂吃饭,在每天站排打饭的时间里,我经常看见一位老者也在那里安静地站排准备打饭,这位老者六十几岁的年纪,个子不怎么高,头发有些拔顶,戴副深古铜色圆框的花镜,着一身黑色服装,上身穿件黑色中山装,上衣兜别着一支钢笔,显得文雅老成。我好奇问别人这位老先生的来历,知道老先生是县印刷厂的设计人员,当地有名的书法家,听说是位书法家,勾起了我强烈学习书法的欲望,从小我就对书法很感兴趣,但一直不得法,如今遇见书法家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好机会,随后我和母亲主动和老者打招呼,慢慢地我就提出了想和先生学习书法的想法。
先生1915年生人,1982年仙逝,终年74岁,我当年和先生学习书法时先生65岁。
先生很是喜欢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先生便来到我的寝室,辅导我书法学习,我和先生主要学习颜真卿的楷书,先生教的很认真,首先从点画学起,看见哪个点画写的好,先生就用红圆珠笔画个圈,先生认真教,我也认真学,慢慢地我就掌握了楷书的笔法。
先生的家离印刷厂很近,没有什么事情我就去先生家转转,先生家古代碑帖很多,屋里的柜子和箱子都装满了碑帖,每次去先生都打开箱箱柜柜给我看这些碑帖,在先生那里我知道了王羲之,知道了米芾,知道了苏轼等等书法大家,看到了很多书法家的碑帖,每次我看到喜欢的碑帖就拿回去认真品读,然后再拿回去换喜欢的碑帖品味。先生告诉我,你现在还小,看不懂这些碑帖的含义,等你长大了回忆起这些对你会有帮助的。现在回忆起来先生说的太对了,那时候和先生在一起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太重要了,为我今后的书法事业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每次先生到我寝室批改我的书法后,我都会陪先生散步,边散步先生边给我讲些古人学习书法的故事,先生是个很勤奋的一个人,他写的字宽厚大气,内敛中蕴含着一种文人的气息,当时印刷厂里印制很多包装盒的字迹都是先生所写,七十年代,县里一些主要街路时常看见先生写的大标语,每个字约有半平方米,这些字都是用大提斗笔用行楷书写,大气磅礴,一挥而就。先生的笔迹一直印迹在我的脑海里,在任何地方看见先生的字,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先生不吸烟,不喝酒,穿的衣服虽然很旧,但都是干干净净,一脸善良,文雅可拘,我从来没有看见先生发过一次火,他从来不大声说话,都是轻言细语,文文雅雅。一付士大夫形象,气质不俗。
记得我是1975年的秋日,我和母亲离开东丰的那一天,单位很多同志到火车站送我们,这时只见先生从远处快步走来,我赶紧迎了上去,先生一只手握着几支笔,一只手拿着一卷纸递给我,我把纸展开,是先生在俩平尺图画纸书写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字迹工整,典雅厚重,颜体的味道很浓,是行楷用笔,每字约有拇指大小。另外还送我大中小三支白云毛笔,在那个年代写字有白云笔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四目相对,没有过多的语言,我只有默默地流泪。将近俩年的时间里,我和先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为我的学习书法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书法的道路上我取得每一个成绩都有先生的一份功劳,我真不舍得离开东丰,不舍得离开先生。
1977年,我已经在吉林抚松县百货商店做“美工”工作。利用公出的机会我去东丰看望了先生。那时先生身体比较硬朗,看见我的到来,他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有说不完的话,我向先生汇报了这几年的经历,着重介绍了我学习书法的收获,临走先生又送给我三本字帖。
1984年我随父亲‘’右派‘平反回沈阳已经有五年时间了,初秋的一天我踏上了去东丰的路上,去看久别的老师张诚朴先生,找到先生家才知道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两年了,望着一切熟悉的旧地,熟悉的箱箱柜柜,熟悉的家里摆设,过去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现出来。我泪如泉涌,仿佛看见先生向我走来,安慰着我,询问着我这么多年来的学习书法收获,我用心告诉先生,老师我离开你以后,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拜书法家哲成先生为师,在书法方面参加了多次的全国大展,我现在还在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老师我好想你,我时常想起你的容貌,时常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想起你善良文雅不俗的风貌,想起你认真教我学习的样子,想起我们一起散步的情景,老师你别走!别走!让我和你多呆一会。然而,任凭我无数的呼唤,我亲爱的老师没有一丝回应,我知道他真的走了,到了我永远看不见他的世界。我在心里无数次地叨念着,老师您在另一个世界多多保重,我用书法上的每一个成就来报答你!老师!我真的好想你啊!
(作者:张路,字汉旭,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擬墨阁书画院院长,辽宁文学院特聘书法教授,中国微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国画院副院长,沈阳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吉林抚松书法家协会顾问,吉林三冷印社顾问。书法师承书法家张诚朴先生,书法家哲成先生,微雕师承微雕家王秉正先生。曾得到沈延毅、聂成文、郭子旭、徐帜、胡崇炜等先生指教。
其名字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是中国十大微雕家之一,沈阳市图书馆为其建立终身艺术档案,《沈阳百科全书》收入其艺术成就。书法初学柳颜,后学王羲之、黄庭坚、米芾、近年主攻王铎和傅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