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林老师《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解与实践》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2020-09-27 22:35:38)张润林老师《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解与实践》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东莞市石碣序伦小学 陈婉媚
2019年9月19日下午,很荣幸参加了“家庭教育研讨暨东莞市张润林名师工作室、李慧英名班主任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活动中,聆听了张润林老师的专题讲座《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解与实践》,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后,思绪万千,感触颇深。
讲座中,张老师从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指导的定位、家校共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四方面向大家阐述,张老师强调学校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家长做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为了孩子主动参与学校教育,老师也应该主动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指导教师有效地实施家校共育。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后,身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应从以下几点感想:
一、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做好家庭教育的执行者。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执行全国妇联、教育部的《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主任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身为一名班主任,平时根据班级出现的一些情况,推荐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做好跟踪和家庭科学育儿的工作。利用好每次的家长会,班级的家庭教育问题使用好这个锲机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我现接的班级,每次孩子发生了口角或打闹,家长都会互相指责对方的孩子和家长,但是几次的家长会,我利用一些团体的心理活动,让他们互相认识,也了解班级其实也是一个大家庭,之后每次发生类似情况,家长们都是先分析事情的经过,了解是谁的过错,再也没有双方家长互相谴责的情况。
二、开展好班级“家长持证上岗”项目。
老师除了可以指导家长如何育儿,但是把家庭教育课程化才能达到正真的指导,学校的“家长持证上岗”开展地非常成功,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后,我打算在自己的班级设立班级“家长持证上岗”,把家庭教育课程化,家庭教育就形成了有计划、有目标、高效地进行,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老师设计不同的课程,如:五年级针对学习成绩和青春期的教育,我们的课程可以有思维导图的正确使用、让孩子的大脑更聪明、雨季花季我不怕等主题,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课后讨论、案例跟踪。希望这个大胆的设想能在往后几年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把好的经验与各位班主任分享。
“教育一个人是要把他引入明天的快乐和幸福,这是教育在根本,一切从孩子出发。”这句话听了很多,但是真正在教学中做的还不足,但是通过张老师的分析,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班级管理中,我应该多从儿童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他们的心理,用科学的心理知识融入到班级管理的制度与方法中,创设一个有童心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