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美工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8-12-25 22:52:36)

一、选题缘由

1、选题背景

今天的幼儿教育已经走向开放的教育。时间、空间、结构的开放、完整幼儿的培养、整合教育的出现、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模式等等,都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而且多样的环境,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便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获得幼儿教师及孩子们的喜爱。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功效,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环境创设也成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们在积极尝试美术区域活动,如何更好地创设好美术区域活动的环境是我们积极在探索的。我们活动室中的美术区域环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性、个性发展时刻都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美术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不容忽视。因而,探索如何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在区域活动中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体现园本特色,使其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皮亚杰认知理论也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3、实用价值

美工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美工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美工区域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在美工区域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参与者,有利于培养其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二、研究设想

研究内容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不同年齡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美工活动区域,体现合理、开放、宽松的教育理念,使幼儿获得充分、和诸发展。

 2.如何合理地投放材料,体现地域文化及园本特色。

3.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4.引导教师克服美工区域环境创设过程中在目标上的盲目性及对环境认识的片面性。  
    
(1)对环境创设要实现什么目标,每个区角每种材料具有哪些教育价值,心中无数。
    (2)
较少考虑幼儿当前水平与兴趣,无法对孩子的学前需要在环境上做出有效的、相应的应答。
    (3)
把环境创设仅仅理解为“小小的物理环境”,而忽视人文环境的创设。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区域活动及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供研究参考,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前瞻性。

2.调查法。通过观察、座谈、问卷等方法把握研究动态,收集事实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

我们以新纲要理念为指导,以师生共创为切入口,力求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室环境,使活动室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产生互动,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更好地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美术区域材料

A为孩子提供多种不同材料满足美术活动形式多样性的需要。

B将专业化与生活化的材料相结合,丰富美术区域活动的材料。
   
C提供富有层次性和动态性的材料,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要。

2)充分地利用美术区域活动的空间环境。

A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B、科学、合理的划分区域。
C、空间的利用

(3)积极创设美术区域活动的心理环境
     
A、创设轻松和谐的游戏环境
     
B、创设互动的墙面环境。
     
C、创设开放性为主的游戏环境。

 4.总结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召开有关研讨会、观摩会等,积极推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及时指导做好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资料积累工作。

(三)过程设计

准备阶段(20183-20184月)

1.通过查阅资料,确立课题硏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2.学习有关幼儿园美工区域环境创设的相关知识。

3.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对课题进行调研、分析论证,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实施阶段(20184-20188月)

1.加强理论学习,深刻了解有关美工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发展情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总结我园在美工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

3.思考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效地投放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协调幼儿园相关资源,创设各种条件,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5.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中期报告。

6.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的阶段性论文总结。

总结阶段(20188-20191月)

1.撰写硏究报告,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3.在可操作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4.申请结题。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1、在课题研究中,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转变,从以往的注重幼儿美术知识技能到重视幼儿情感的表达,个性的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3、营造了研究的气氛,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4、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色彩搭配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掌握了一些涂色、绘画的技能。

5、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仅增添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提升了审美情趣,丰富了想象力、创造力。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教师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组织美术教育活动方面经验还不够丰富。

2.投入资金有限。美术教育中操作材料还不够丰富,影响课题研究的横向发展。

3.课题研究重视实践研究,理论资料还不够丰富。

   (二)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业务知识的学习,多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请学区内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园指导,创造机会让老师走出去学习交流。

 2.在今后的研究,要配备专项人员对研究的理论资料,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梳理,使研究成果更加丰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