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语言《15只老鼠的礼物》

(2020-01-09 07:49:25)
分类: 精品课例

大班语言《15只老鼠的礼物》

授课教师:刘玉芳

活动目标:

1.能够用完整的语句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2.体验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发展幼儿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PPT、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过老鼠和猫的动画片吗?你觉得老鼠和猫谁更聪明?为什么?今天刘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完以后再来想一想谁更聪明?

二、理解故事第一部分

1.老鼠决定送礼物给猫!送什么好呢?

2.到底是重的礼物合适还是轻的礼物更容易成功?

3.看看老鼠们的选择,哪一对多?少数服从多数。

小结

三、逐层深入,理解故事第二部分

1.轻的礼物选什么?

2.看看老鼠选了哪几样?

3.为什么这几样会成功? 最终选择送什么?少数服从多数.

四、经验迁移,学习故事第三部分

1.      什么时候把礼物送给猫?

2.      你们觉得什么时候送合适?幼儿讲述理由并做统计。

3.      故事结尾。你们现在觉得毛和老鼠谁更聪明一些呢?

4.      小结,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后遇到事情,困难,要像小老鼠一样善于商量,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最终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这节大班语言《15只老鼠的礼物》是上次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去西安听得上海名师 王红裕 老师的课程之一。《15只老鼠的礼物》是一个绘本,讲述了15只老鼠在猫要来吃他们的时候一起想办法,做选择,然后成功躲避了这场灾难的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不断地想象情节发展的可能性,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节活动王老师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在与同伴意见不统一时的解决方法,发展交往能力。2.运用计数的方法,尝试统计,为老鼠们选礼物。其中较多的渗透计数方法和统计。但今天我在模拟王老师的课时目标稍稍的做了一下调整:1.能够用完整的语句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2.体验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发展幼儿交往能力。这样更侧重于根据绘本线索培养孩子的语言领域的想象、表达、续写。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是因为王红裕老师当时上了两节活动,一节中班科学《方爷爷和圆奶奶》、一节大班语言《15只老鼠的礼物》,两节活动都是来源于绘本,《方爷爷和圆奶奶》是一节科学活动,方脸的爷爷喜欢方的东西方,圆脸的奶奶喜欢圆的东西,后来方爷爷和圆奶奶要分家了,方的东西归方爷爷,圆的东西归圆奶奶,然而家中房子、彩电、微波炉、电冰箱这些东西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怎么也分不开。老师定的活动目标是1.赏析故事,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方形组合成的不同物品,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2.知道不同的图形都有自己的用途,感受图形组合的美。而专家在点评王红裕老师的课时说道:对于绘本,他有绘本本身的特点和线索,以及绘本本身想要聚焦的目标。如果说在《方爷爷和圆奶奶》这个绘本里目标聚焦在数几个圆形几个方形上和感受图形的组合美上那可以有更好的图形让孩子感受图形组合的美感。而以这个绘本为来源,到底想要给孩子什么样的经验很重要。所以我认为《15只老鼠的礼物》这个绘本它所聚焦的目标和想给孩子的经验更多的是让孩子通过为猫选礼物这个线索发展孩子的想象、表达、续写以及文学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数和统计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如果这节活动设计成数学,那他的侧重点更应该是感受统计和计数,并迁移经验在生活中学会统计。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点认识。

本次也仅仅是克隆人家的课,但就是克隆也没有那么简单,能复制的了人家的教学设计,也复制不了人家的气场,复制不了名师在课堂上的那种自信、那种对待孩子突发问题的游刃有余!想上好一堂课,不光要有优秀的设计还得靠自己的修炼和积累,因为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通过这次仿名师的课堂,让我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非常多,我们没有名师的头脑,没有名师的教育智慧,但我们更缺乏名师的那种深挖教材的毅力,缺乏名师的教育激情,缺乏做事尽善尽美的品格。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多学习多努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