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半日活动设计
(2020-01-03 12:57:24)分类: 资源共享 |
中班半日活动设计
教师:曾文娟
主题:《帮助他人》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与人交往能力较弱,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我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特设计半日主题活动《帮助他人》,结合主题创设适合中班幼儿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学习帮助他人,增强自信心。并助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而促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半日活动总目标:
1.喜欢参与各项游戏,知道帮忙的含义。
2.知道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能在半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主动帮助别人。
3.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各项游戏,大胆的创造表现,大胆表达,体验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半日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关助人为乐的故事
环境准备:有困难的情境设置
家园共育准备:家长带孩子寻找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半日活动时间安排表:
晨间活动:7:40——8:20
开心早餐:8:20——8:50
生活活动:8:50——9:10
集体活动: 9:10——9:30
生活活动: 9:30——9;40
区域活动:
生活活动:10:20——10:30
户外活动:10:30——11:20
生活活动:11:20——11:30
开心午餐:11:30——12:00
饭后散步:12:00——12:20
生活活动:12:20——12:30
甜甜梦吧:12:30——14:30
活动过程:
一、晨间活动
(一)晨间接待。
目标:
1.幼儿情绪良好入园,并能积极帮老师整理游戏材料。
2.不带异物入园,杜绝安全隐患。
3.有良好的入园习惯,能积极参与晨间游戏。
过程:
1.幼儿开心入园,与老师、幼儿问好,与家长再见。
1.二次晨检。
2.师幼谈话: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3.自主选择晨间游戏:运球、贪吃蛇等需要合作的游戏。
重点观察与指导:
1.关注情绪不佳幼儿,鼓励其积极参与游戏缓解情绪。
2.重点关注幼儿的二次晨检,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五记录。
3.查看幼儿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并细致照顾。
(二)早操活动
目标:
1.队列队形整齐,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操。
2.正确使用活动器械,有序取放。
3.主动愉快地参加早操活动,精神饱满、肢体协调。
过程:
1.早操热身
2.徒手操——《助人为乐的小哪吒》
3.器械操——《猪猪侠》
4.律动——《好朋友》
重点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身体有无异常表现,做操是否注意力集中。
2.以饱满的情绪和鼓励的语言提醒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参与早操锻炼。
二、生活活动(过渡环节)
活动总目标:
1.知道根据季节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如厕后能提好裤子,不露肚皮。
2.幼儿能根据自主意愿、需要,进行如厕、饮水活动,有多饮水的意识。
3.幼儿能主动在餐前、便后、游戏后进行洗手、饮水等生活活动。
(一)如厕
目标:
1.能分男女有序如厕。
2.如厕后自主整理衣物,提紧裤子、不露肚皮。
过程:老师组织幼儿有序如厕。
重点观察与指导:
1.关注幼儿排队情况,有无玩水、衣物整理有困难幼儿。
2.帮助衣服较厚、较紧幼儿整理衣物。
(二)盥洗
目标:
1.知道洗手有序排队。
2.有良好的洗手习惯,不玩水、不浪费水。
过程:老师组织幼儿有序洗手。
重点观察与指导:
1.关注幼儿是否正确使用“七步曲”洗手。
2.提醒幼儿不玩水、洗手之前挽袖子不弄湿衣袖。
(三)饮水
目标:
1.有良好的饮水习惯,知道喝水有序排队不浪费水。
2.按需饮水,在运动、游戏后主动足量饮水,做到随渴随喝。
过程:老师组织幼儿有序喝水。
重点观察与指导:
1.关注幼儿行走时不喝水、不讲话,以免烫着。
2.提醒病儿或不爱喝水幼儿多喝热水。
(备注:当日生活活动同上。)
三、进餐(早餐)
目标:
1.主动洗手和安静等待,排队取餐后回位,用餐时安静,不撒饭粒,餐后进行散步等量小的活动.
2.关注个别有特殊用餐需求的幼儿,鼓励吃饭慢的幼儿.
过程:
1.餐前消毒。
2.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老师分发餐具。
3.分发食物。
4.幼儿安静进餐,教师巡回视察。
5.幼儿主动擦嘴。
重点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进餐情况,鼓励挑食幼儿积极进餐。
2.提醒吃饭过快的幼儿要细嚼慢咽,鼓励吃饭慢的幼儿。
四、集体活动
活动主题:中班语言活动《我想帮忙》
活动目标:
1.
2.
3.
活动重点:
用完整的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体会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难点:理解“为乐”助人的含义,有帮助别人的意愿和行动。
活动准备:
1. 课件、动物头饰
2.故事《助人为乐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
(二)基本部分。
1.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3.哪个小动物最先遇到了困难?谁帮助他的?怎么帮的?
4.河马帮助了小兔后,他的心情怎样,小兔的心情怎样?
5.接着又发生了什么?谁帮助了谁?分别是怎么帮忙的?
6.如果你是河马,你遇到小兔需要帮忙,你就会怎么做?
7.帮助完别人后你的心情会怎样?
(三)结束部分
扮演小动物,演一演故事《助人为乐的小动物》。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做一个爱帮忙的人。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