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夹东里东侧群峰并峙,石鼓山、固头尖、豆磨尖、室前山咱都上去过,只余拍格将军夹没登顶,这回专程前往。
(1、东里群山,右侧是将军夹)
早上7:42由东里(640)起步,走村道往东上山。水泥路大体走向豆磨寨/将军夹中间的拍格,路北山坡上是大片姜园,姜农正收姜呢。
(2、豆磨寨山腰的姜园)
山腰往上是土便道,前一阵刚维护过的,比以前好走——这条路咱走过几次,登豆磨尖较顺利而上将军夹没找到山路,这次是计划穿越草灌登顶,“毕其功于一役”,呵呵。
走了2公里许到格上(860),格北有路上山估计是往豆磨寨方向,格南是丛林,没路——这已经比设想的好些了,原以为都是草灌带,丛林比草灌带相对好穿越些。
(3、近观将军夹北坡)
一开始先穿越丛林,不难,坡度也缓,百余米进入草灌带,坡度大了许多,芼草湿漉漉的,很快裤子鞋袜就全湿透了。天气虽不太好,幸而雾气稀微视线无碍;芼草与人齐高,咱手脚木棍并用,硬生生挤出一条“路”,瞅准山顶攀爬上行……耗尽力气终于登上山顶,10时整——50米的高度用了半小时,不算快也不慢,正常吧。
(4、山顶上的野果)
山顶上有小树林,树虽不高大,也算不错啦。这山还有个好处,棘刺少,所以爬山顺利些。
在山巅小树林里测了方位,是118·12·47//25·14·07,高度显示911,有地图标示为904或909,估测909米较可靠。
原路下山回到格上,又往北循山路爬上去看看。山腰往上有石碣残存,上面是个山寨,大概就是豆磨寨吧?难怪北边稍高些的山寨有人称豆磨尖,或者是为了区别两山寨吧?两山寨大概统称豆磨寨?
(5、石碣与寨门)
下山来回到格上,拐往东下坡去后门坑。这条路去年春天走过,现在中途多了个牛场,气味不太好,快快下坡,近2公里到后门坑(620)。
(6、后门坑也种姜。远处大山是覆巽寨,永、南交界处)
在后门坑左拐往北,一开始是便道,近1公里接水泥路,路旁有油茶园。这地方大概居东里/北溪/龙湖之间。继续往北走,1公里多到龙湖村,道路分岔,咱走左手上龙林头。
(7、龙林头人家)
龙林头(660)是个山村,属龙湖。人家散处山坡上,道路“交错相通”,颇复杂。咱走了一段有标黄线的新乡道,然后在三岔口选走下龙水的村道,1公里就到龙水(560),又近1公里下到仙夹镇区(530),12:10。
这半天时间走了11公里,爬山两座,感觉还行。
(8、运动轨迹与后段里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