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十万 善均里人(今雷峰镇长基村石城)……宋亡,破家募义兵拒元,屯驻天平城、罗城诸山,后战败于水府。被刺挺立不仆,血渍石上,朱殷不灭……——《德化县志》】
(1、长基石城秋色)
德化县志说苏十万为今长基村石城人,恐怕不很准确?宋时石城范围大着,据说包括雷峰、肖坑、长基等,而今之石城只是长基村下辖一自然村而已——就像县志说苏十万即“苏刘义”一样扯——也因此在当今石城似乎找不到相关遗迹了。
由石城(620)循“雷国线”(X351、县道314)往西行,近4公里到瑞坂村大埕地方(710)。
(2、瑞坂的田园风光)
在大埕右拐走村道往东北去罗城寨。先是近1公里的水泥路,然后左拐走土便道上坡,1公里许就能看到罗城寨山了。
(3、林隙窥望罗城寨)
往前越过格到罗城寨西北侧山口,惊喜发现已有步道上山,哈!循卵石砌筑的步道进去,接着是山石砌筑的石碣,数百米就过寨门上山顶了。
(4、罗城寨门)
看地势山寨极险峻,四面都是峭石如垒壁,石间长些树、藤,所以远观不见石而极难攀爬上寨,《读史方舆纪要》说是“山形如覆釜,四围峭峡”,颇准确。寨上稍平夷,最高处有旧宮也称罗城寨,建于清光绪年间,属长基村。
(5、罗城寨宫)
纵观罗城寨形势,险则险矣,但地方逼仄且无水源,大军长期驻扎似乎不太可能,作为据点倒是不错,大队伍可以驻在山下遥相呼应……——遥想当年苏十万应该是如此布局?
在宫后最高处咱测了方位,是118·16·39//25·37·10,高度显示928米,应该差不多吧。
下山来又循便道往北下坡去官洋,1·5公里下到谷底,大路的尽头就是官洋(690),属瑞坂村,数栋房屋分处山谷里,人口寥寥;洋田多已弃耕还草,不过据说也有新开发养殖项目。
(6、官洋人家)
最后原路返回,4公里到瑞坂大埕接入雷国线,又4公里回到石城,结束行程。这半天时间走了17公里,感觉还行。
(7、行走轨迹与里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