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去紫云山时看到西北方有高山耸立,山形秀丽,打听了是银瓶山,比紫云山鹅角髻还高,1411米。
(1、在鹅角髻远眺银瓶山)
见山爱山,山友们立马规划登山事宜——“仁者乐山”么!周五成行,仍由“鹏程万里”带队,车行芦田三洋,到村北十字路口开步走,8;22。这里海拔约950,距山顶有近500米高差。
(2、银瓶山下的梯田)
循村道上行,由银瓶山西南往北走西坡。身在山中不觉山高,似乎寻常丘陵,其实海拔已是千米以上。
(3、行进银瓶山西坡)
1·5公里到宝峰岩。岩旁有新修石碣上山直抵山巅。
(4、银瓶山,宝峰岩,登山石碣)
石碣新修,有一米多宽,初起是卵石砌筑,往上则为就地取材的山石,看来工程浩大,据说花了百万巨资,当然登山就方便多了。
(5、登山石碣)
爬了无数级石碣,约1·8公里登上山顶,9:49.。山巅有巨石标志,说银瓶山是梅占茶的发源地,哇!碑文书法甚佳,九十老翁手笔,赞一个!前些年安溪曾评出12名茶山,有云中山、佛耳山等,银瓶山名列第六,为梅占茶发源地。
(6、银瓶山标志)
(后来又到县城“凤山森林公园”玩,到凤山之巅某楼上,居然发现“……百裏……”的错别字,让人大倒胃口——一个简简单单的“里”字,绊倒了多少附庸风雅者,嗐!)
银瓶山顶辟为公园,设置几处石景,不错,游人可坐可卧,或凭栏临风……可惜新植的花树才一丁点大,绿化欠佳——银瓶山较瘦,上下植被多为草灌,少有像样的树木,仅宝峰岩旁有两古树,当有百年以上,弥足珍贵,却未见有关部门挂牌保护,怪哉。
(7、银瓶山上)
稍后原路下山,极快捷,1小时多点就到起步处了。
(8、登山轨迹与里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