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影像105:清凉寺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国内美景 |
清凉寺位于清凉山森林公园南侧,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凤栖塬一块自然形成的土山上,始建于隨文帝时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土丘自古就被称为清凉山。自周秦汉唐以来,一直被当做风水宝地,在苍松翠柏、密林修竹中,掩映着这座古老的寺院,据说这里是西安城区最大的尼姑道场,每日晨钟暮鼓,佛音悠扬。

最高处的藏经楼背面
据史书记载,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今陕西华阴人),杨坚建立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称隋文帝。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诏令建清凉寺。清凉寺历史上也曾经历了多次更名,如真寂寺、崇福寺、化度寺等,到了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法演法师扩建,敕封为清凉寺,清凉寺的名字就从此延用了下来。



1934年,智朗法师驻锡清凉寺,制“古清凉寺”青石门额。在解放前的这段历史长河中,虽然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但对清凉寺的保护一直都没有停止过。1944年,国民政府长安县维修和建成了南北两院,南院是三间僧房和大雄宝殿,殿内有弥勒玉佛一尊,保留了隋代风格,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寺内目前有民国甲戌年住持僧智朗建立的“古清凉寺”石碑一通,到解放前有显良法师、普照法师、广禅法师等高人在此常住。
从1950年到1996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凉寺遭遇了空前的破坏,1971年寺院被拆毁,成了办公和办学的场所。从1998年开始,各级政府部门下大力气开始复原、维修和扩建,使这一宗教和历史文化遗迹才得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近几年,这里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扩展成具有人文历史、宗教文化和自然资源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由于清凉寺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弘扬华严宗的根本道场之一,现今的清凉寺秉持古风,追随先贤弘扬华严一乘教法,每月的第一、第三个星期天传授八关斋戒,而且经常举办大悲法会、结界仪规教授、诵持华严经以及佛学讲座。
清凉山的有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祖母沈太夫人的墓园,2015年世人赡目的两岸“破冰之旅”,连战亲临了清凉寺上香,祭拜了祖母,并为清凉寺题词留念。
1936年8月连战出生在西安,9岁之前连战的童年就是在烽火连天的西安城度过的,他与西安结下了不解的情缘。1937年,连战的祖母沈太夫人随儿子连震东(也就是连战的父亲)来到西安,四年后沈太夫人病逝,葬于清凉寺的西南侧,墓园大门横额上篆书“祖德遗芳”四个大字。
2005年4月30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在阔别出生地61年后回到西安,故地重游,与其家人按照中国传统礼仪举办了一次隆重而简朴的祭奠祖母仪式,之后到清凉寺上香,并题词“佛法无边——清凉寺”。连战在卸任国民党主席之后还于2007年9月和2009年9月,两次携夫人连方瑀前往清凉寺墓园祭拜祖母。连战曾题词“璞真纳清凉,福地有圣泽”赠予清凉寺,并捐赠了10000元人民币,寺院也向连战赠送了一套白玉宝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