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戏剧理论著作《舞台哲理》
(2023-01-02 19:28:09)
标签:
文化历史戏剧理论 |
分类: 书海拾贝 |
《舞台哲理》是2007年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秋雨文化》丛书中的一本理论专著,浓缩了余秋雨有关戏剧理论的学术精品。余秋雨的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和《戏剧审美心理学》,都是大陆戏剧理论界的找鼎之作。
《秋雨文化》丛书共分四卷:《千年文化》、《游走废墟》、《回望两河》和《舞台哲理》。《舞台哲理》由六卷组成,卷一贵池傩记,卷二昆曲探幽,卷三中国戏剧,卷四解析李渔,卷五黑格尔的戏剧美学,卷六欧美戏剧。
贵池傩记以叙事的方式介绍安徽贵池山区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祀仪式——从日落演出到日出的傩戏。
昆曲探幽回顾了昆曲从十六世纪后期的明代到十八世纪末清代二百余年的辉煌历史,一年一度全民性的戏曲比赛——苏州虎丘山中秋曲会延续二百年,明代家庭戏班演唱昆曲热潮的兴起,职业昆曲戏班的高度发达和备受欢迎,这些都缘于昆曲创作队伍的骨干和代表性人物是士大夫中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又有以汤显祖、沈璟、李渔为代表的实践家兼理论家,编剧技法高超,文辞典雅生动,音乐格局婉转,舞姿内涵丰富,念白生动幽默,审美格调高雅,从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
中国戏剧回顾了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源、形成于十二世纪、成熟于十三世纪的历史,分析了形成、成熟缓慢的原因和戏剧理论发展的过程。元杂剧是完全成熟的形式,也是戏剧的黄金时代,戏剧创作数量多、质量高,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到了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戏剧理论正式形成并开始系统化的时代。
解析李渔介绍了李渔生活的时代和生活状态、《闲情偶记》中的戏剧理论,对李渔戏剧理论与欧洲戏剧理论作了比较。李渔戏剧理论包括一般特性、戏剧的结构和布局、戏剧的新奇三个部分,
黑格尔的戏剧美学介绍了黑格尔生平、论戏剧文学、论舞台表演。
欧美戏剧介绍了德国剧作家弗莱塔克、法国戏剧理论家萨塞和布轮退尔、英国戏剧理论家亚却、英国剧作家琼斯、美国戏剧教育家贝克、比利时象征派剧作家梅特林克、美国当代戏剧理论家劳逊关于戏剧本质特征的长期探讨。
读完这本书对中国和欧洲戏剧、戏剧理论发展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中外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的代表性作品、理论著作、主要观点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