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范蠡的故事与传说——附记九:赞颂范蠡的碑刻雕塑作品
标签:
历史文学文化图片 |
分类: 名人故事 |
范蠡的重要碑刻、雕塑共收录41件,按照立碑的时间顺序,编排碑文。其中碑文3篇,碑刻10件,雕塑28座。
1、重修陶公幽栖祠诗刻碑文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肥城知县史廷桂借重建幽栖寺的机会,在宋建祠的右前方10米处,寺院右侧,又重新建了三间范蠡祠。在建祠的同时,又亲自撰文立“重修陶公幽栖祠诗刻”横碑一块,镶嵌在山东省肥城市范蠡祠前廊东山墙,20世纪60年代,石碑上的文字被人铲掉。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所著的《岱览》中,收录了碑文的全部内容。
忆昔扁舟去,千年何所知?那知穷乡里,长此卧鸱夷。
问山陶是姓,访洞名西施。桑枣屯湖水,缆船装欲欹。
神通僧梦幻,古佛绣岩碑。三笑歌存汉,赤松再子皮。
虽云留白字,金穴总传疑。禅岱途经跸,幽栖寺占祠。
野堂寒食路,落日照芜靡。古迹无人到,藤花走鹿麇。
我来瞻拜起,四顾立迟迟。樵牧先申禁,榱楹访古基。
工鸠因俗豫,昭俭翦云茨。十日成三舍,馨香卜盛粢。
越人奠齐酒,对此长相思。缘梦稽山暗,公应记旧时。
功成不居霸,富以散而奇。金铸空余想,寒岚锁独知。
胥江涛已冷,湖舫月连漪。为谢炎炎客,勿来此祝尸。
在诗文后,接着 “蒐其逸事,以付之石”:
“案公自霸越后,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城之陶山也。山内有缆船桩,山前有湖屯诸处。相传为古背山而湖之故基。而山麓公墓在焉。旧有祠,创于秦,在公之旧居处,名陶公幽栖祠。
“寺与祠联,围墙廊舍,兀立空山,且封墓而高大之。敢谓此千百年仅事,而樵夫牧竖则谓公为越相,而余以越人,故私之。抑知余之所以感慕乎公者,自有在此。祀之日,遂书以镌之。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九月中浣之吉。”
2、范公祖茔碑文序
范东村座落在陶山东的薛河南岸,西临一小山,范氏祖茔就在山脚下,如今圈成了一个封闭的墓园,大门朝东,门额横书“范氏祖茔”。院墙内墓冢累累,松柏森森,范氏祖茔碑就在墓园北侧的正中。该碑立于“大清国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三月初一日”,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落款主事者为“族长范有魁、范有秀、范有义等”范氏家族族长,碑文题名为《范公祖茔碑文序》,作者是“陶山村洪国治拜撰书丹”。石碑上文字分为对联、序文、赞诗、宗支世系谱等。碑正面两侧对联刻:“身受皇恩名垂千古道合一时而佐君臣父子,心对天地万载忠良德洽后人故生孝子贤孙”。七言赞诗描绘了墓园的风光,表达对范氏宗族的美好祝愿:“四面青山图画堂,翠柏苍松隐凤凰;宫殿楼阁勋臣地,隐隐三百僧住房;金街玉路朝先阙,旌旗闪闪日月光;怪鸟灵禽朝凤舞,子孙世世显荣昌”。序文内容如下:
尝闻古人有云:张良归山却归湖,范蠡归湖竟归山,实不谬矣。何也?古滕东南五十余里巽六保古有陶山一座,历代名公乐居之处。山后旧有范蠡先生隐居祠堂一所,殿宇毁坏,败基遗迹,而上有碑文存焉者乎。我观世代显宦,名垂千古,当代天化育,恩荣后世,当日何以辞朝灭迹,竟隐居于山林也哉?谅其意曰而望后世子孙悠久无疆也。既而少焉,又恐泄漏恒迹,山之东二里原有神仙乐聚之所,名曰小山,山之左坐落村庄,务业隐居林下,庄前安立祖茔,虽世代日久,屡经兵火焚烧,人烟四散,万事凋零,而急将古风泯没矣。自我皇上清朝定鼎以来,每观先生后世之子孙繁盛不暇百万余家,虽未咸登缙绅之士,而长于兵农,优于文学者,更多不可尽举矣。而孝子贤孙,怜念祖先之恩,仰叩天池,欲立石刻铭,重修坟墓,以传后世,乃请予为志,予敬辞无已,随将先生事之始终兴废进退古今前后,聊撰数字以为永垂不朽云耳!(说明:本文选自新浪博客李庆的文章)
3、重修陶朱公墓赞碑碑文
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所著的《岱览》第三十二卷,收录了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修陶朱公墓赞碑碑文。
时维乙未,春日熙熙,招侣携朋,于此一适。凭今吊古,晨游竟夕。谒公之祠,寻公之迹。睹此烟没,心焉恻恻,千秋芳躅,可听泯灭!兴废利弊,何惜千百。爰命匠石,创为再勒。非谓公之霸业于此益著,庶几赤松子三笑三点额,指冢口诵八言,不致于遂熄。”
肥城县生员(清代地方选送优秀人才为皇上所用,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或生员,其中又分岁贡、监贡、恩贡、拔贡等)王琯撰文,平阴县监生(贡)张嗣宗书丹,平阴县岁贡张岳龄重建。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岁次乙未四月吉旦。
1、明隆庆四年招讨使(掌管招降伐叛的京官)张继业等文人
留下的十三首游览幽栖寺即兴所咏诗文横碑
2、明万历五年招讨使张继业同几位朋友重游陶山时留下的
《游陶山东西二寺》诗文碑文
3、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山东肥城知县史廷桂在宋建祠的右前方10米处新建了三间范蠡祠,亲书“陶公幽栖祠”匾额,
撰文立“重修陶公幽栖祠诗刻”碑
4、肥城市范蠡研究会记事碑
5、山东肥城市范蠡墓李斯篆文碑
6、山东肥城市范蠡墓酒井甫先生研究范蠡经商思想成果碑
7、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东汉时期“蠡吾国相”印章
(图片选自河北蠡县张建营的文章)
8、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范东村清朝范蠡后裔在范氏祖茔所立的墓碑
(图片选自李庆的文章新浪博客)
9、河北蠡县南庄村一户郭姓人家的墓碑拓片,此碑为清道光二十七年所立,其铭曰“蠡吾之南,于期之乡,管鲍复生,陶朱不亡”
(图片选自河北蠡县张建营的文章)
10、范蠡碑(图片选自网络)
1、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3、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商圣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4、江苏宜兴陶祖圣境风景区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5、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6、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7、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9、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西阳镇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0、河南省淅川范蠡公园内的范蠡塑像
(图片选自于米粒儿-Mileerly的新浪博客)
11、湖南华容步行街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2、陕西省商南县西街范蠡塑像
13、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4、河南内乡商圣苑景区门前的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5、河南内乡商圣苑景区内的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6、范蠡碑(图片选自网络)
17、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8、浙江绍兴越子城范大夫祠商圣殿内的范蠡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19、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西阳镇西施·范蠡塑像
(图片选自网络)
20、河南淅川丹江大观园范蠡阁前的范蠡西施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1、范蠡西施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2、范蠡西施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3、范蠡西施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4、河南南阳南都蠡苑旅游文化发展中心范蠡西施塑像
(图片选自网络)
25、浙江嘉兴范蠡湖西施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6、江苏无锡蠡园西施塑像(图片选自网络)
27、江苏无锡蠡园西施映月(图片选自网络)
28、河南省淅川范蠡公园内的西施塑像
(图片选自于沉郁之狼的新浪博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