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氏烟云记忆(尚允康)

(2018-07-08 16:31:34)
标签:

历史

文化

文学

分类: 故乡文脉

卢氏是我的故乡。卢氏是个古城,秦设三川郡时就建卢氏县,很古老很古老了,像烟、像云、像猜不透的谜,像绝版的现代世外桃源。它就是我梦牵魂绕的故乡。

我出生在卢氏的一个小山村,叫庙坪村。小村背靠小山冈,面向小河湾。往沟里走,是玉皇洞,有一道观,供奉玉皇大帝,是道教;往沟外走,是宝岩禅寺,供奉观音菩萨,是佛教。

沟里人,耕读放牧为生,读孔孟之书。小村周围,到处是树木山林,种五谷杂粮;田间地头,长着核桃、柿子、桃子、杏树等。小村下面的小坡有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花石小鱼历历可数,村里人都在小河里挑水吃。小河的水较深较宽,河里安放着一排列石,村里人就踏着列石一跳一跳地过河去。村对面是一座大山,叫阴坡岭,总是挡着太阳,天黑得较早。阴坡岭是牛羊的放牧场,山岭上常有一团团白云飞来飞去。山沟里野兽很多,有虎、豹、狼、狐狸、野猪等,村里有歌谣传唱:“虎走岭脊豹走坡,野狼爱钻荒草窝。野猪爱苞谷,野鸡爱豆禾。日头落,狼下坡,夜狐狸背只破砂锅。拜鸡叫大哥,捉住熬茶喝。”很有趣。这地方到了晚上,狼、狐狸经常窜到村里来找东西吃,大人就把小孩看得很紧,顶牢大门、拴紧二门,不准出院子一步。晚上,在院子里,经常能听到狼嚎。狼仰天长嚎,声音拉得很长很长,令人毛骨悚然。狼怕火,再凶的狼一看到火光就逃走了。我四哥是个乡村医生,夜晚出诊,总要举着火把,并带好备用火把。一天夜里,四哥的火把熄灭了,狼就挡住他的去路,眼里射出绿光,怪吓人的。四哥把备用火把点燃,发出一团火光,狼就逃跑了。四哥从医一生,是乡村名医,得到过政府颁发的很多奖状。

小时候有很多趣事,比如“叠罗汉”游戏。每到麦收时节,场里堆着一堆堆又黄又软的麦秆,那里是“叠罗汉”的好地方。“叠罗汉”就是第一个小孩爬在麦秆上,第二个小孩爬在第一个小孩背上,第三个爬在第二个背上,依次往上摞,直到底下的“垫子”体力不支,身体一歪,上面的小孩滚落下来,闹成一团,再来第二盘。另一种游戏叫“打连枷”。连枷是一种古老的谷类脱粒工具,打起来很有节奏。打场的时候,男人们上身打赤膊,两手掌在胸膛上轮流拍一下,然后两个膀子在两肋巴骨上用力一夹,就发出“嘭嘭——啪”的节奏声。游戏还有唱词:“端午过,麦子黄,割了麦,去打场。‘嘭嘭——啪,嘭嘭——啪!’新媳妇,白又白,提着馍,送饭来。‘嘭嘭——啪,嘭嘭——啪!’吃它娘,喝它娘,一下吃她净大光,‘嘭嘭——啪,嘭嘭——啪!’收完秋,写文章,文章臭,文章长,懒婆娘的裹脚臭又香,‘嘭嘭——啪,嘭嘭——啪!’背着文章去赶考,西边上长安,东边下汴梁,一考考上状元郎,‘嘭嘭——啪,嘭嘭——啪!’回老家,走閿乡,閿乡县里好婆娘,会蒸馍,会烧汤,赶不上灵宝的好姑娘。姑娘脸好看,好像花一样;姑娘眼好看,两眼水汪汪……”这就是卢氏山里人的理想:种田、读书、写文章、考状元,再娶一个好媳妇,如此而已。过完夏天,就盼着冬天的到来,那时可与表哥到洛河滩去捉鳖。表哥壮实,戴个银项圈,还锁着一把银锁。姑妈说,锁起来,他就跑不了了,能长命百岁。表哥可有本领,捉鳖十拿九稳。他提个大篮子在前边走,我赤手空拳跟在后边。一到洛河滩,表哥就像猫捉老鼠似的弓着猫腰、迈着猫步、瞪着猫眼,回头对我小声说:“小声点,别吓着鳖了。”他几乎是爬在地上,一边瞄着沙滩,一边往前走。突然,他给我做个手势要我停在原地不动,自己却蹲在一个微微鼓起的小沙包旁,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对我一笑,一伸手就抓到一只碗口大的鳖了,然后在我的眼前一晃:“给,拿去。”我伸手去接,他却缩回手说:“别拿头,小心咬手。咬住手,把它的头剁下来它也不会松口的。”我吓一跳,赶快把手缩了回来。捉鳖可有学问,表哥讲得眉飞色舞,我听得目瞪口呆。于是,我又想起了河洛文化之洛书图。洛书图是一种神龟图,与古卢氏地形地势相比较,何其相似。熊耳山似龟尾,古卢氏洛河盆地似龟身,山河河道似细长的龟颈,洛宁西长水村似龟首。古代卢氏,洪水滔天,直漫熊耳山。为助禹导洛,神龟驮献洛书。《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洛于熊耳。”大禹,大贤大德之人,如何导洛,看了神龟所献洛书图后他立时顿悟:排除洪水,犹如神龟吐水,必须打通范里山河口和山河河道,方能把洪水除尽。于是,大禹立率众人,在范里山河口开山凿石,打开河口,疏通水道。大禹“三过妻门而不入”,终于解除了当地水患。现在范蠡镇山河口悬崖处,还有神禹导洛处及神禹书。看来,洛书图是一张大禹导洛图,也是一张古代帝王百年的基业图。

卢氏古城,是卢氏人心目中的圣城。据《古本竹书纪年·晋》载,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韩庞取卢氏城”。卢氏古城堪与山西平遥、湖南凤凰、云南丽江古城相媲美。如果卢氏古城还存在,堪称世界奇迹了,可惜现在古城已被拆除殆尽,所剩城墙仅一小段了。卢氏古城,1950年时还基本保存完整。那时我在卢氏中学读书,常到城楼城墙上去玩。卢氏古城呈四方形,用大青砖垒砌,高两丈余,周长约5公里。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东城门因迎朝阳,叫文华门;西城门内因有府署理案,叫平理门;南城门因面向洛河,叫望洛门;北城门因迎卢古王寨,叫仰恩门。城东南还有一小门,叫状元门,也叫学门。每座城门里有瓮城,西城门外还有一座半圆形小城堡。每座城门上都有城楼,城墙四角也有城楼。城内分为四个区域:城东南隅,有一座魁星楼,也叫状元楼和文昌阁,是城里最神圣的高楼。魁星楼旁有一排古建筑群,建有孔庙、文昌宫、崇圣宫、学署、书院、明伦宫、节孝祠、忠义祠等。这一隅是卢氏古城的“尚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圣殿。城东北隅,有箭亭、城守营、守府署、盐店楼及祖师庙、奶奶庙等。城西北隅,有府署衙门、察院、城隍庙等,南隅有杜家藏书楼。城墙外围是又深又宽的壕沟,叫护城河,河里放满了水,真是固若金汤。城里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街铺整齐,屋舍俨然。站在卢氏古城外,远望古城,城楼凌空,四角翘起,像展翅欲飞的大鸟。走近古城,更觉古城庄严神圣。如今一个花甲年过去了,古城的形象仍在我心中熠熠生辉。

卢氏是一个好地方。它是河洛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滥觞,尊卢氏部族在这里发明了古卢器(原始陶器)。它是神农炎帝姜榆网的封地,是周王朝虢国的重要封地之一。孔子游上洛,文峪镇留有燕居堂古遗址。它是“卢氏古布”“卢氏涅金”等价值连城的古币制造地。在西汉,卢氏改名昌富。卢氏山里有黄金矿,现在文峪、柳泉河一带,仍有淘金之人。卢氏黄檀、黑檀,是现在古玩、家具市场的上等木材。卢氏黑檀,即卢氏的山榆树;卢氏黄檀,即卢氏的小白麻子叶树。这两种树,现在很少了。

如今的故乡卢氏,三淅高速即将全线贯通,蒙西华中铁路即将开工。卢氏这只深山俊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作者,尚允康,河南卢氏人,三峡大学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