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蚌埠淮河铁路桥沧桑历程

(2019-09-25 09:31:10)

   粼粼波光映衬着淮河铁路桥裸露着的强健筋骨,大桥宛若一只横空展翅、忘记收回羽翎的钢铁大鹏。望着滚滚东去的淮河,那七十多年前河水与鲜血交融奔涌的气息,至今仍令人怦然心动。站在桥面上,细细聆听淮河的心声,任由思绪在汗浸血濡的旧岁月里纷飞,在晴朗静谧的新时代里舒展。
混沌地平线上的一道风景
 
 蚌埠淮河铁路桥诞生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是清末民初蒙昧混沌地平线上的一道风景。中日甲午战争后,遭受战败之辱的清廷图自强而再弭隐患,力行修铁路、开矿山。190912月,由英国出资建造的津浦铁路徐州至浦口段开工。1911515日,蚌埠淮河铁路桥竣工。从此,纵有大浪滔滔,越河也胜似信步。
 
 蚌埠工务段路基桥梁科科长王克占,一门四代桥梁工。曾祖父王炳田,就是被征召的津浦铁路筑路架桥民工。在第一代铁路桥梁工眼里,这座由9孔跨径为62.8米的下承式桁梁组成,长587米的单车道大桥,是千里淮河第一座铁路桥。这座淮河第一桥成为津浦铁路这条连接南北钢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蚌埠仅是个人口为4000多的淮畔古渡口,在大铁桥通车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人口骤然增长至十余万人,因此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这座铁路桥从此成为代表蚌埠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建筑。
 
 在积贫孱弱的国度里,淮河第一桥这道可人的风景,并不是总与赏心乐事相连。蚌埠淮河铁路桥以其位居南北交通要冲的缘故,而成了兵家必争的重要目标。在大桥建成通车的二十多年后,劫掠南京后一路北犯的日寇,兵临淮河南岸。193822日,为阻滞日寇渡河北侵,国民党军队在撤离蚌埠前炸毁了大桥,7孔钢梁、6座桥墩被破坏,这是大铁桥建成后的首次罹难。
 
 那天,冲天而起的浓烟,仿佛在天地间画了个巨大的惊叹号。硝烟散去后,剩下的几只桥墩兀立于寒流之中。那铁桥沉重倒下时的痛苦呻吟,穿过80余年悠悠岁月,发出回旋不灭的绝响。那些日子,山河破碎,大地呜咽,千里长淮裹携着宁为玉碎的铁路桥残骸咆哮东去。
山崩水泻之际的一根枯草
 
 历史的车轮又滚过了十多年,19491月,云愁雾惨,万木萧疏,太多的流血和牺牲,冲走了佳节来临前的欢乐。大铁桥仿佛是上帝随意丢弃在人间的一根枯草,在凄风苦雨中飘摇。当月16日,溃逃的国民党败军炸毁37孔桁梁及356号桥墩,其中56号孔炸落水中,被炸各墩均被毁至墩顶以下13米。
 
 其实,任何天堑都无法阻挡人民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挺进,无法遏止国民党军队山崩水泄般溃退。以迅速南伸津浦铁路为目标,为即将发起的渡江战役做准备,铁道纵队在铁路员工配合下,在水面宽约300米、深10米的被毁原址及近旁,修建渡河便桥和抢修大铁桥。
 
 在淮河铁路桥南岸桥头,松柏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蚌埠工务段路基桥梁科副科长陈燕辉,也是被称为守桥者的文物保管员。她介绍,抢修中,王吉珍等6人献出了生命,用血肉之躯打通了这条贯通南北的钢铁动脉。195074日,历时231天,动用劳力20余万人,耗用钢材154吨、水泥286吨,这座历经沧桑的铁路桥成功完成了永久性修复,同步落成烈士纪念碑。当月11日,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主持通车典礼。
 
 当时,毁伤较轻的34孔已进行了完整修复,破坏较重的56孔合并后架在第5孔上,并在9号墩与浦台间新增一桥墩。这座今年4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铁路桥,直到如今仍然可以见到英式、日式、美式构件,堪列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铁路桥。蚌埠桥梁检查工区工长张道忠说。
晴朗天空之下的一座丰碑
 
 与王克占一道漫步在淮河堤坝上。晴朗天空下,满目青翠中,凌空飞渡的大桥遒劲轩昂,铮铮傲骨折射出金属特有的浑厚光泽。听爷爷说,战乱时期巡桥查线甚至得带着枪,以防兵灾匪患。望着桥北端约6米高残存的日军碉堡,王克占感叹,尽管无法穿越时空去拧断点燃的导火索,但如今属于大铁桥阴晦的一页页历史已经翻过。
 
 1965年,第2孔梁更换为下承式桁梁,此后至1988年,多次对这座老桥进行整修和加固。为适应提速和重载要求,自2002年起至2005年,逐年对各孔桥面进行了大修。期间,2004年对该桥进行了无缝线路改造。2006年,电气化改造告竣。从建成通车起,历经无数次修复、改造和加固,列车运行时速由40公里提升为120公里,列车开行数也由每天几十趟,增长至目前的126趟。
 
 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英雄永不寂寞,奋斗者从不缺席。一批批后来者以智慧和汗水,在大河之上谱写一曲曲新时代奋进者之歌。20028月,淮河新二桥毗邻而竣,蚌埠淮河铁路桥不再形单影只,告别了因单线而需会让的历史。过去需人工穿潜水服、套铜鞋子下水探摸桥墩,现在使用超声波探查,桥面作业也由机械取代人工。张道忠笑言。
 
 时光荏苒,1911年淮河上首座铁路桥建成,一百年后的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通车。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全长达85公里,主跨为1051米,一列列形如梭、色如玉的动车在桥上飞驰而过,彰显着时代发展的速度。目前在淮河蚌埠段已有铁路桥4座、公路桥5座。
 
 如今,这块曾经战火纷飞的大地祥和宁静。漫步于大铁桥上,细听浪花拍击桥墩发出的声响。淮水浩荡,那些沐浴着黎明曙光而长眠的英烈,已化为天上的繁星,在无数的夜晚,为那些修桥、巡桥、护桥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