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年11月14日

(2025-11-14 11:07:09)
标签:

实验室软硬件协同的整

灌装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实验室自动化控制系统

现代化测试系统中,用户往往需要的是软硬件协同的整体解决方案。术业有专攻,软硬件厂商通过协同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快速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

       青软除了提供LIMS、Auto中控系统等标准化产品外,也提供非标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包括上位机系统、软件重构、仪器控制、算法研究到自动化整合等。接下来分7期分享一些合作的成功案例:

       1、多设备集成控制(类器官培养成像分析)

       2、仪器设备上位机软件(自动化土壤称重分样系统)

       3、软件重构(基因测序检测自动化处理系统)

       4、生产调度中控集成(灌装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5、仪器设备上位机软件(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

       6、老软件功能增强(细胞成像报告系统)

       7、协同测控(汽车驾驶舱自动化测试平台)

===第四话:生产调度中控集成——灌装产线自动系统===

       场景简介

       在食品饮料、医药制剂、日化美妆等领域,预分装产品的灌装、封膜、贴标一体化生产是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及合规性。我司某硬件厂商伙伴为客户端提供了包含传送带、灌装机、分液器、热封片膜仪、卷封膜仪、贴标机的全套硬件设备,但在实际投产过程中,暴露出设备厂商普遍面临的“硬件性能达标,软件管控脱节”的典型问题,其原有配套控制系统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Q1:多设备协同控制能力薄弱

       各硬件设备(灌装机、封膜仪、贴标机等)独立运行,缺乏统一中控平台,需人工切换设备操作界面,易出现“前序灌装过量/不足导致后序封膜漏液”“贴标位置与灌装批次不匹配”等协同误差,生产效率仅能达到设计产能的60%。

       Q2:生产流程管控与数据追溯缺失

       无系统化的任务记录与数据存储,生产批次、耗材用量、完成数量等关键信息依赖人工纸质记录,存在“批次混淆”“数据篡改”风险,无法满足医药、食品行业的合规追溯要求。

       Q3:报警处理与故障排查低效

       设备故障(如灌装机堵塞、封膜温度异常)仅通过设备本地指示灯提示,无全局报警通知;故障原因需工程师逐一排查设备参数,平均停机时间超过30分钟,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Q4:配方管理不规范且灵活性低

       不同产品所需的设备以及灌装量、封膜温度、贴标位置等参数需人工在各设备上单独设置,切换产品时需重新调试1-2小时,且无配方保存功能,易因参数设置错误导致产品报废。

       解决方案:

       针对硬件厂商在灌装产线软件管控上的核心痛点,青软基于“协同中控、流程可视、智能追溯”的设计理念,定制开发了灌装产线自动系统,实现多设备一体化管控与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多设备协同中控集成,效率提升40%

       搭建统一中控平台,支持传送带、灌装机、分液器、热封片膜仪、卷封膜仪、贴标机的联动控制,通过预设流程逻辑实现“灌装-封膜-贴标”无缝衔接;实时同步各设备运行状态(空闲/忙碌/报警),自动调整设备节拍,生产效率从设计产能的60%提升至100%。

2025年11月14日

       2、全流程可视化管控,降低操作门槛 

       以“生产任务”为核心,设计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左侧展示任务信息(批次号、配方名称、耗材数量),右侧实时监控各设备状态(如灌装机分液量、封膜温度、贴标位置)及任务完成进度(如“29/100”表示当前完成29件,总任务100件);操作流程简化为“导入配方→二次确认→启动生产”三步,新操作员培训1小时即可独立上岗。

2025年11月14日

       3、智能报警与快速故障处理,停机时间缩短70%

       构建分级报警机制:设备故障时,系统弹出全局报警消息(如“灌装机报警”),并提示可能原因(如“分液管路堵塞”);支持报警记录查询(按时间、设备类型筛选)与处理留痕(填写处理措施、记录处理人),平均故障排查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9分钟。

2025年11月14日

       4、标准化配方管理,产品切换效率提升80%

       支持配方“新增-编辑-删除-查询”全生命周期管理:新增配方时可选择关联设备(如仅启用“传送带+贴标机”用于纯贴标任务),并配置具体参数(如灌装量100ul、封膜温度110、贴标位置“侧面”);切换产品时直接调用保存的配方,调试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2025年11月14日

       5、全链路数据追溯,满足合规要求

       自动记录生产全流程数据:任务数据(批次号、开始/结束时间、完成数量)、操作日志(操作员、设备参数修改记录)、报警记录(故障设备、处理结果);支持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可追溯任意批次的生产细节,完全满足GMP、食品安全生产等合规要求。

2025年11月14日

       6、分层用户权限管理,保障系统安全

       基于“最小权限原则”设置三类角色权限:

        系统管理员:拥有全功能权限(用户管理、配方管理、数据导出);

         工程师:负责设备参数配置、报警处理、操作日志查看;

         操作员:仅具备生产控制权限(启动/暂停任务、查看设备状态);

        避免非授权操作导致的系统风险,保障生产稳定。

       灌装产线自动系统功能覆盖生产控制、任务管理、报警管理、配方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系统设置、帮助文档八大核心模块,实现灌装产线“设备协同-流程管控-数据追溯”的全场景覆盖,帮助用户实现高质量自动化灌装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