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标签:
365教育 |
分类: 学科教学 |
新授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岳中山
宛城区新店乡罗堂小学
生活中的重叠现象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教材第104页的例1,第105面的底1、2题。
教学目标
渗透集合思想,并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重点、难点
能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多种平面图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我在给一年级上课时,有一个非常勤学好问的学生,问我一个这样的问题:小明在做呢广播操是时,他从左往右数,数到自己,发现自己排第6;又从右往左数,发现自己排第6,小明想知道,自己所站的这一行究竟有几人?
大家能帮助小明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吗?
要求: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用什么方法能说清楚?(如
师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统计表,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打乱课本上原表的学生位置)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1)
2)
3)
让学生把正确的计算说一说。
8+9=17(人)
通过统计表的计算和列式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同学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你能用什么办法更清楚表示这两个课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呢?。(画图)
2)用投影或课件出示两个椭圆
出现了学生来抢学号,123卡片不够用,问题来了,想办法来解决……,经两个小组商议,把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放在中间,表示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
语文组
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
3)提问 :谁能给同学们说一说这幅图中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4) 在图下面引导学生求出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
教师巡视:“如果一个方法也想不起来的,不知怎么办的,你挥挥手,老师帮助你。”
(三) 课堂训练
2第2题独立完成。
(五)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者谈一谈学完这一节课的感受。
板书设计
语文组
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
方法:18+9-3=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