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专题讲座稿

(2019-06-22 20:21:52)

专题讲座稿

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验小学 王春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庆幸的是,人类是一个高度智慧的群体。它通过“教育”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传递有益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明。因此对于今天出现的环境危机,“教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从心灵深处唤醒人们去热爱自然。因此对全民,尤其是对承担人类发展未来重担的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一、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课程,“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藏在各学科知识中。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  
  二、开展主题活动,加深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我们通过开展小队、班级,甚至全校师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如组织初一学生结合6月5 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队会,大家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扮演各种角色,深刻地揭示了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三、 实施课题研究,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自己的研究,再次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同学们通过可触、可闻、可见的实践行动,深刻领会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对部分有潜力并自愿将来从事环保事业的学生,创造了环保初步认知条件,使他们将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并引导他们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去。  
  四、 结合家庭社区,强化环保意识  
  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攀折小树,不随便摘花,不践踏草坪等等。如果再经学校的积极引导,学生一、利用各种媒体,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各种媒体包括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的书籍、电视电影,甚至是为此量身定做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对各种媒体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由于环境污染在近十年进展较快,也许,在他们的记忆和心目中,这是一个已经被污染了的环境,他们很难想象出大自然的真实面目。通过学习,在他们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灵魂深处的美丽家园:那儿有清澈的河流,有茂密的森林,有清新的空气,还有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这一切只因为人类的行为而逐渐消失,因此,通过浏览书籍和音像资料,既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的原因及过程,也可唤醒他们的环保意识。孩子是天真无暇的,他们的心灵就像是一块空地,在这块空地上播种环保的种子,那必定会结出同样的果实。

五、利用自然本身,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其实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除了学习各类环境方面的资料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引导学生与万物生灵直接进行对话。相信大自然那独特的魅力和亲和力,会激发学生对她的无限关爱,从而从内心升腾出保护自然的愿望和决心。具体做法可如下:

1、调查河流

选择一个小镇,将全班分为若干组,将小镇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分小组去调查小镇的主要河流,调查的方法有:观察河流是否受污染及污染的程度。访问周边的居民,了解河流受污染的原因。摄下河流的“倩影”,作为宣传环保的资料。记录这次活动的过程,并写下采访口录。

2、搜寻垃圾堆

由各小组去搜寻所在区域的垃圾堆,并统计好垃圾堆的数量及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析它们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将所了解到的信息向有关部门进行反应,以便得到具体的改善措施。同时也向周边的居民发出倡议,希望他们能改变生活的习惯,自觉地将垃圾扔倒垃圾回收点,这样经过多方努力,相信垃圾成堆的环境能有所改变。

3、和植物交朋友

全班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花草树木。活动内容有:拥抱大地。鼓励学生随意在草地上打滚,体验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与花草树木对话。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他们的声音,然后和他们进行对话。通过活动,在孩子心里,自然已具有一种人格力量,已成为他们的朋友,所以保护自然更是责无旁贷。

4、和动物交朋友

全班组织一次参观动物园的活动。孩子和动物之间有着天然的情感,对动物的同情和怜悯构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接触动物,了解动物。他们一定会更加爱护动物,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朋友。在活动结束后,老师一定要布置写活动感受并组织交流。以次来进一步实现活动的目的,升华活动的效果。

六、利用学校条件,引导学生的环保行为

1、学校组织关于环保主题的文娱活动

文娱活动使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寓娱乐性、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形式可以采取文艺演出。通过演出,参加表演的同学能提升自我的环保意识,其他同学通过观看表演,触动心弦,也会进一步明确环保态度。环保知识竞赛。通过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并了解更多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落实到行动上。手抄报展览。由各班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反映环保主题的手抄报。经过推选作为学校手抄报展览的内容,并向社会开放,这样不仅在校园中发挥作用,还将活动的意义延伸校外,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共鸣。

2、学校利用校园媒体,加强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利用广播台,并邀请环保局的同志或学校的领导、老师做环保方面的讲座,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学校还可以利用宣传橱窗,宣传自然和环境方面的知识,或用一些警示语以次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当然学校本身的环境也是一面教育的镜子,只有天天给学生展示一个美丽清洁的校园,学生自然会懂得呵护她的美丽、维持她的清洁。

3、学校利用奖惩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虽说奖惩制度只是一种外部的约束,但一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制度的约束也是很难维持的。所以学校不仅要重视宣传,更要将环保落到实处。首先学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的制度。并严格地进行实施。学校可以每个月评出“环境卫士班”,一个学期评出数名“环境小卫士”,对于表现不好的班级或个人,也要给予一定的批评和处罚。通过这样的奖罚措施,一定会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真正引导学生的环保行为。

环保教育也需要全民参与,通过环保、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有关环保的组织、宣传和执法活动,才能全面提高社会全员的环保意识,并有实际行动。如环保部门、居民社区及新闻媒介等选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全国植树周”等特殊活动日开展集中宣传、组织活动及对违法行为的暴光和严格执法,或不限于形式和时间社区组织的“告别不文明、不卫生文艺演出”等。随着全民环保素质的提高,全社会有了重视环保、积极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环保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 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整个民族的环保意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娃娃抓起,让环保意识注入每个孩子的心灵。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关心与共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