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壹元
| 分类: 明、清、民国 |

自清朝光绪中叶起,中国各省地方政府开始用机器制造“光绪元宝”银币。到了光绪末年,湖北省和户部又制造了“大清银币”。其时,各省的银元局几乎是独立的,银元在分量和成色上不一致,其流转也有地方性。宣统二年(1910)四月,清颁布《币制则例》,将制币权一致收归中央政府。规定国币以圆(元)为单位,主币每元重库平七钱二分,成色为90%,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和一角共三等,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但还没等这套银币正式发行,清政府就被赶下台了,致使宣统三年壹圆、五角银币只来得及铸造了一些样币,而宣统三年二角、一角铸量大一些,但也没来得及正式大批量生产。
在一圆面额的主币各个版本中,正面图案基本相同,币身背面是主要的区别所在:加上最终获得采用的“曲须龙”在内,样币以龙须和龙身的样式不同可分为五款。
其一,“长须龙”。此版正面的左右花叶形状与“曲须龙”略有不同:“长须龙”龙头较大,两条龙须向下垂于中心“壹圆”两字的两侧,其龙须是这五款制币中最长的,故泉界称之为“长须龙”。
其二,“短须龙”。正面大致与“长须龙”相同;背面差异较为明显,最突出的是龙头上端更大而龙须较短。“短须龙”是四款宣统三年试制样币中存世最少者,极为罕见。据耿爱德表示,1949年他离开上海前仅知此款存世五枚。
其三,“大尾龙”。两面的文字图案与“曲须龙”均非常相似,背面龙身由中央上方向左再右旋成“S”状,但龙尾特大,有11条之多,因此而得名“大尾龙”。
其四,“反龙”。此款的特别之处在于龙身呈“乙”字形,自龙头向右再左旋,龙尾朝右似隐没在云饰中,因龙尾的方向与其他各版相反而得名。
其五,“曲须龙”,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经送样核定发行的流通者。此币除背面龙形不同之外,正面与上述的四款试制币差异明显之处在于“大清银币”四字的笔画稍细,外圈花瓣与枝叶的位置较高,顶端花苞距离满文较近。
“曲须龙”虽是流通币,但其中有极其罕见的雕刻师乔奇签字版,其中一种在龙面约八点钟位置有阳文“GIORGI”字样,镜面版底精制,雕刻精美绝伦,铸工精湛,是唯一一种带有乔治签字的清代银币,亦为乔治签字版铸造年份最早的一种中国钱币,兼以此币为大清国币样币,目前所知存世仅二枚,具有宝贵的文物收藏和铸币史史料价值,珍罕之至。
参考链接:大清银币“宣统三年”;2018年台湾中正拍卖秋季精品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签字版鉴赏;古钱币鉴赏最贵的一角二角五角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宣统三年价格图片;大清银币宣统三年贰角;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壹圆;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和短须龙的区别;浅谈大清宣统三年曲须龙壹圆银币;精品赏析: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签字版·伍圆一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