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周.五两大布.蛇龟货泉.铜钱

(2018-11-17 09:04:20)
分类: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周.五两大布.蛇龟货泉.铜钱
这是一枚形制功能奇特的铜钱----“五两大布”。该币正面为对读的“五两大布”四字,“两字写法较为特殊,一橫以下有两笔呈八字张开,笔划末端各穿一圆圈,仿佛筷子穿上汤圆,币背面有左右对读“货泉”二字,与正面同为玉箸篆书体,背穿上有一条头部向东蜷曲的长蛇,穿下有一向西爬行的大龟。币边缘与穿口均为隆起窄缘,地张平整。

此币的特殊之处还在于:

1. 币名“五两大布”,纵观中国三千多年的铸币史,自西汉时有“大布黄千”、六泉十布,南北朝时期,北周铸行过“五行大布”以来,从未听说过这“五两大布”之名,此其一也。也是应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2.  此币背后铸有“货泉”二字及龟蛇图案,使人难以理解界定,它究竟是行用钱还是厌胜钱?这是应该弄清楚的第二个问题。

按照币正面文字与龟蛇所组成的玄武神祗来看,应该是王莽篡汉后所建新朝政权所铸;但按“五两大布”与“货泉”之名来看,定为北周所铸也能成立。北周时曾铸行“五行大布”、“货泉”、“永通万国”三品钱币,史称“北周三品”,“五行大布”与“五两大布”仅一字之差,而“货泉”二字与王莽“货泉”一字不差,完全一致,再从“货泉”上下龟蛇神祗图案来考虑,这与西汉新莽“货泉”能挂上钩,玄武图案又与西汉时人们的谶讳迷信思维不谋而合。

以上又相近,又不同的几点,使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又查阅资料,请教书本,在翻一大堆“中国钱币”与钱币图书(包括七八本钱谱,其中有丁福宝先生权威的《古钱币图说》均无此钱记载,更谈不上结果。

“五两大布”以“两”为纪值单位,更是少见。而“两”又是古代重要的纪重单位之一。根据近年考古发现于湖北江陵、湖南长沙的多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砝码及码文,经专家的解读测定计算,得出古代确有斤(镒)两、铢的纪重单位。它们的基本进位关系是:一斤或(镒)=251.3=16两;一两=15.515.8=24铢;一铢=0.6克—0.69克。

这说明古代确有“两”这一纪重单位存在。而用“两”作货币单位是完全合法并站得住脚。

再用钱谱北周货泉图与这“五两大布”背面货泉二字对照,同为玉箸篆书体,与笔形并无显著差异,基本一致。无法得出明确结论!

随后重点查阅2007年新出版的《中国古代钱币》一书,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作者高英明先生指出,“区别新莽货泉与北周货泉的主要之点在于泉字中心一笔是否断开,莽泉中心断开,而北周货泉一笔到底。”看到这里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马上找来放大镜对手中四枚货泉与“五两大布” 背货泉进行仔细观察比对。果然高先生所说在新莽货泉中心向下一笔中,发现中部有似断非断的痕迹,这是由于年代久远形成的包浆所造成的糢糊;而“五两大布” 货泉则一笔到底,无此痕迹。这下终于弄清楚这“五两大布”的历史,它系北周所铸而非新莽所铸。

这枚钱币既有行用钱的名号,又兼具厌胜钱的功能(玄武乃南方之神,铸于币面,表明人们希图玄武大神保佑,以达国家平安,财源滚滚的愿望),初步推测这“五两大布”铸时不长,铸量不多,以致诸谱失载,看来它也应该进入珍稀之列。————本文摘自祝山泉苑,在此谨对作者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