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渗透“单元整合”案例研究网络教研

(2019-11-19 19:54:22)

小学数学渗透“单元整合”案例研究

网络教研

         李宏

一、什么是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教材的编排、课时安排等限制,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以相同(或相近)知识点为小整体进行重新组合、编排,更注重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及整体性。(这里的“单元”并非指我们传统教材中的某个单元,而是指教材中相同(或相近)知识点组合成的知识块。)

二、小学数学渗透“单元整合”案例

1、例题更换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教材中数学系统知识的前提下,对例题进行相应的更换。比如把城市的生活情境替换为农村的生活情境,把教材中的情景替换成身边真实的情景等等,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还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

视频1:教师现场采集信息得出“同学们的年龄和师生的年龄差”让学生推算出老师现在的年龄。然后再展开想象的翅膀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当同学们多大时,老师那时的年龄”。通过这一生活中现实场景的创设营造出了学生争先恐后急需一吐为快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视频2:青蛙趣谈。“意犹末尽,乐此不疲”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则“读儿歌”的游戏,既深化、巩固了新知,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是想象地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情趣,富有意义的。

2、例题整合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对于那些知识比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我们可以进行整合教学。

案例:年级《小数乘法》

再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应用习题可以同时进行,在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总结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3、知识整合

对知识的有效整合也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好地掌握新知,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达到温故而知新。

案例:四年级《分数的意义》六年级《圆的认识 》、 《图形设计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将课程内容彼此链接、相互整合,是彰显学科体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深入的单元整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增长智慧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

在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学生学得有效、轻松,教师教得顺手、舒心。

总之,数学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用教材教”不应只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现有知识经验等对教材进行整合与创新,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是一个实践难题,不容易找到准确的整合点,所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的实效性还不够大,因此对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还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深入,如何能做到更精更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